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 |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老龄化并不可怕 年轻人提倡“新孝道观”

2004年10月22日 10:08

  中新网10月22日电 中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今后,“少生、少死、高寿”将是普遍现象。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老龄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涤,他表示,老龄化并不可怕,另外,年轻人应该更多注重新形式的“孝”,多给老年人精神上的慰籍。

  王涤介绍说,发达国家普遍的规律是: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美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00美元。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就有能力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000多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应对老龄化的能力也会受影响。

  另外,中国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许多老年人既缺乏经济积累,又缺少知识储备。

  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更快。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等,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但这种变动也给当代农村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劳动力结构老化。

  目前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老人自养和社会养老等多种模式共存,王涤指出,老年人的供养方式将来必须也必然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自养为辅”的方向发展。

  他认为,现代年轻人更多地通过走向社会、参与竞争获取知识和财富,而不是依靠从家庭长辈传承知识经验与经济遗产,父母与子女之间交往减少、亲情淡化已成为趋势。随着社会中多代合居联合型大家庭的解体、核心小家庭的普遍化、“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老年人独居越来越普遍,家庭的赡养功能大大弱化。

  这一社会趋势要靠社会化的途径来应对,政府应承担起责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老龄化的今天,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通过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来确保所有的老年人“老有所养”。

  今后,在物质层面上的“尽孝”,更多地可能将由社会来承担,所以,今后子女对长辈“尽孝”,应该更要注重“精神慰藉”。

  王涤认为,老龄化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全社会努力探寻可行的应对措施,全力建设一个老少融合、代际共享的美好未来,就能使老年人安享晚年。(江南)

 
编辑:赵莉】
:::相 关 报 道:::
·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 本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 (2004-10-21)
·专家:中国应倡导敬老传统文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2004-10-19)
·中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 本世纪30年代将达高峰 (2004-09-13)
·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接近世界水平 静安区为中国第一 (2004-07-20)
·中国政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了三方面准备 (2004-07-1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