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突然间,孙中山成了“外国人”

2004年11月10日 15:29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当孙中山与“中华民国”被台“教育部”置入所谓“中国史”的范畴,而中国又被陈水扁说成是“外国”之后,按照三段式的演绎逻辑,孙中山成了“外国人”,1949年以前的“民国史”,全成了“外国史”,这下问题可大了!

  孙中山是“外国人”的“国父”,所以数十年来,咱们公共生活中的“国父诞辰”、“对国父遗像行三鞠躬礼”、“恭读国父遗嘱”、“国父纪念馆”前的宪兵等等,全是在怀念、景仰一位“外国人”哪!至于台北火车站附近的那所“国父史迹纪念馆”,那里的问题最小,因为今天已没多少人知晓了。

  “国父”成了“外国人”,所以包括三二九黄花冈、双十辛亥革命,全成了“外国史”,忠烈祠所奉祀的,也全是“外国先烈”了,陆皓东、黄兴、秋瑾、张自忠……等,不必怀疑,全是“外国人”了。蒋介石呢,1949年以前好办,算“外国人”,以后呢,勉强写入“台湾史”,但一定要强调他是“外来政权”的独裁者!

  台“教育部”对当代史的拆解与重组,让人在遗憾中有更多的无奈,需要这样吗?难道以人为的方式将历史割裂,台湾所谓“建国”的理想就能实现吗?

  更遗憾的是,今天的“教育部长”,正是学历史的,非常清楚知道历史不等于意识形态,历史不是权力的工具,历史纵然免不了对过去的重建,但历史终究不是涂抹与割裂,将几个世代半世纪以来的共同记忆“外国化”,看不出对朝野、对两岸能营造出任何和解的期待。

  来源:摘自台湾《联合晚报》评论文章(内容有删节)

 
编辑:秦欣】
:::相 关 报 道:::
·台当局教育也搞“去中国化”孙中山竟成“外国人” (2004-11-10)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