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牛群:以慈善的名义(目录)

2004年11月10日 17:31


2004年11月15日出版(总第204期)《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

  今人不断叹息中国慈善事业缺乏活力,并且总是拿美国来说事儿。

  问题是,目前的制度人为地在慈善事业领域中制造了垄断,从而提高了慈善事业的成本。尤其严重的是,维持垄断格局,进行过分严厉的监管,必然使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无法变成真正自治性的社会活动。

  这就是《中国新闻周刊》关注牛群事件的原因。

  10月下旬,关于著名相声演员、安徽蒙城县副县长牛群又有了新的消息:据媒体报道,牛群与中华慈善总会协商,将原来已经做了公证的“裸捐”五项声明进行了修改,也就是说,今后他不再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包括遗体都捐给慈善总会及医院了,并重新做了公证。

  与前一次的声势浩大的“裸捐”相比,此次的修改公证是在悄无声息、秘而不宣中进行的。第二次公证9月13日就已完成,可直到10月中旬,新闻界才从蒙城县公证处得到确证。

  然而,按《合同法》第186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赠与。

  但中华慈善总会与牛群却都轻而易举地让已经裸捐的牛群穿上了衣服。牛群和中华慈善总会固然都可能借此摆脱尴尬,但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性漏洞却再次暴露出来。

  种种迹象表明,到2005年,转基因稻米可能获得准生证,进而走上餐桌,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种植转基因口粮的国家。这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中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但国内外一些人士担心,其中仍然潜藏着风险。本期社会关注的是“转基因大米”的问题。

  突然加息,不仅改变城市“负”人的未来生活,也让旧体制下商业银行有些不知所措。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常常是一锤定音,而在中国一切都变得复杂了。

  “集团的游说已经大大延迟了加息的时间,持续过热迹象使得天平倒向加息的一面。”11月5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对本刊说。

  75岁的阿拉法特病情十分严重,处于弥留之际。

  “他还活着。”巴勒斯坦外长萨阿特在巴黎对记者宣布,“对阿拉法特实行安乐死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北京时间11月10日凌晨,巴勒斯坦代表团探视完阿拉法特之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但是,无论阿拉法特能否苏醒,一个时代已经终结。而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设计的政权机制,会使巴勒斯坦的权力机构运转下去。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进步的话题。

  《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思维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进一步使得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对于“《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这个话题,一部分专家的意见。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董光璧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没有直接的源流关系。

  附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时事新动

  全总出手为工人撑腰……………………………………16

  封面故事

  牛群:以慈善的名义……………………………………20

  那所曾属于牛群的学校………………………………21

  水厂噩梦……………………………………………24

  慈善总会的门槛与框框……………………………26

  中华慈善十年…………………………………………28

  打破慈善事业的垄断格局……………………………31

  社 会

  转基因大米明年摆上中国餐桌?……………………32

  寻都:周公庙的待解之谜…………………………36

  商 业

  加息:“负”人和银行仓促应战……………………42

  产权改革的利益分配难题

  香港机场:挣脱边缘化…………………………46

  天 下

  阿拉法特,一个时代的终结……………………48

  本刊记者目击阿拉法特

  美国两党政治,社会重新组合的力量………………52

  专 题

  旧城新市………………………………………56

  城市复兴:唤醒现代文明………………………57

  英国城市“自救”……………………58

  翻新柏林…………………………………………60

  “变化最大的国家,所以更要谨慎”………………61

  科 技

  “光脚矮人”改写人类进化史…………………62

  文 化

  《易经》阻碍科学的诞生?………………………………66

  董光璧:从当代人类面临的挑战…………………68

  看中国传统文化和未来的科学

  电 影

  泰国电影新世纪复兴?…………………………………70

  无特技《拳霸》:复古的功夫片

  专 栏

  “每人把一只手放进别人口袋”…………………………72

  保护环境即是促进社会公平…………………………73

 
编辑:李燕】
:::相 关 报 道:::
·中国新闻周刊:西药不完美 草药避孕时代来临? (2004-11-09)
·中国《新闻周刊》:针对布什的“全民公决” (2004-11-09)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总统大选波涛下的锚 (2004-11-08)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加息的五个问题与回答 (2004-11-08)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最年轻直辖市向北“疯长” (2004-11-08)
·中国新闻周刊:球迷才是振兴中国足球的上帝 (2004-11-08)
·中国新闻周刊:四个大学生的“网上练摊”创业史 (2004-11-08)
·中国新闻周刊:“手术戒毒”能否走到阳光下 (2004-11-02)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