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科院院士:没有迹象表明华南已进入持久干旱期

2004年11月12日 09:34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据计算分析,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广东全省需水总量约为183.85亿立方米,缺水33亿立方米。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学者专家近日在广州出席了热带天气气候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认为,华南地区仍然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只要科学认识和对待旱情,大可不必太过恐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国雄院士认为,今年夏秋,副热带高压犹如大锅盖牢牢地罩在南粤上空。往年有多达6至7次台风影响华南,今年不足两次(其中一次命名前就已“夭折”)。另外,由于台风不来,华南地表温度不降,冷空气进入减弱导致降水不足。如果副高压带发生位移,西北冷空气南下,广东会有降水天气。他强调,因为前期华南地面过热,令冷空气变弱,水气难以凝结。所以,需要几股冷空气逐渐推移,促使华南地表逐渐降温,湿度逐步增加,才能形成有效降水。

  广东省气象局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刘锦銮说,根据气象预测,今冬明春广东省降水还将比往年继续偏少,因此旱情还会继续发展,直到明年汛期来临才可能得到缓解。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荣辉院士认为,南粤虽近两年连续出现干旱,但干旱的程度比起华北地区可谓“小巫见大巫”。华北地区是系统性干旱。20年来,由于生态恶化,水资源缺乏以及气候连带性变化,华北一些地区的年降雨量已减少近半。这与年降水量仍保持在1000毫米的华南地区相比,其干旱程度更为严重。

  据介绍,华南地区上世纪80年代虽也出现过干旱,但90年代又有所好转。近两年虽再次出现干旱,但没有迹象表明华南地区已进入持久干旱期。今年华南地区降雨量是1951年以来最少的一年,但广东1—10月的降水量仍有1295毫米,比常年同期虽偏少两成半,仍足以让常年降水量不足千毫米的华北许多地方羡慕不已。(翁淑贤、吴冕)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中国第一个西北干旱区沙尘暴数据库在兰州建成 (2004-11-12)
·兰州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西北干旱区沙尘暴数据库 (2004-11-10)
·干旱少雨污染大 城市“灰霾病”困扰广州市民 (2004-11-08)
·含4方面内容 西北干旱区沙尘暴预警系统研制成功 (2004-11-05)
·灰霾笼罩羊城持续半月之久 干旱少雨是主要原因 (2004-11-03)
·中国南方持续大范围干旱 对秋播秋种极为不利 (2004-11-03)
·持续干旱少雨天气 湖南遭遇罕见秋旱粮食减产 (2004-11-03)
·中国南方干旱已造成经济损失40亿 可能还将加剧 (2004-11-03)
·广东遭受50年罕见干旱 省防总:重点保人畜饮水 (2004-10-29)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