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文学万花筒:名著中的“恋爱经”

2004年11月12日 16:07

  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的时候,大抵都是凭着本能进行的。一旦双方产生了爱,就会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有恋爱成功结婚的,也有经过一个过程,最后以失败告终的。

  而精读过古今中外、带有爱情故事的名著的青年,在谈情说爱的时候,就会运用“恋爱兵法”。本来是一个在对方眼里不怎么“出色”的人物,因为采用了某些屡试不爽的“战术”,结果俘虏了对方的心。

  读过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的人都知道,该书中有这样的“经典”名句:“不会对男人冷淡,你就别想得到男人的爱。”

  “那些高傲的小妞儿们,前额上总是写着地狱的铭文:‘来吧,永远是绝望!’我(深懂爱情技巧的人)看到这些高傲的小妞儿,拔腿就跑。而那些傻瓜们,对愈是追求不到的,反而拚命地去追求……”

  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几句话,可以拿来诠释普希金的名言。当朱丽叶在黑夜中“独白”着对罗密欧的思念时,正好被站在窗外的罗密欧听个正着,于是,如火般的爱情便熊熊地燃烧了。

  朱丽叶说:“是我无意中透露了对你的爱,否则,我会装出一副高傲、冷淡的样子,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拚命地追求。”由此可以看出,高傲、冷淡,那怕是装出的高傲、冷淡,也会获得爱的成功。

  法国小说家斯汤达的《红与黑》,更是详尽地介绍了这一“神奇”的“妙方”。英俊又有才气的平民出身的于连,被侯爵的女儿玛特儿小姐热恋三天之后,拋弃了。原因是表面高傲的于连一旦陷进了情网,竟和那些追求玛特儿小姐的贵族青年,没什么两样。

  正当于连沉湎于失恋的痛苦之中时,他遇到了一位精通恋爱学的俄国王子,这位王子交给了于连“三帖苦药”,其中第一味苦药就是虽然痛苦,但也要装出高兴的样子,也就是说失去了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玛特儿,也要装出无所谓的姿态,看到玛特儿,就像和玛特儿刚认识时一样,可以彬彬有礼,但一定要不卑不亢,就像压根儿没有和她谈过恋爱……三月个以后,玛特儿小姐肯定会反过头来,拚命地追求于连,“但于连先生,你一定要反复拒绝,千万不要有受宠若惊的言行”。要使用恋爱的绝招———高傲、冷淡。

  于连如此做了,果然有效,玛特儿一反往常,又拚命地去追求于连了,不顾父亲的反对,为平民于连献出了贵族小姐的一切。

  我国的小说名著中,有如此见解的,应当首推蒲松龄的《恒娘》了。

  作者讲述了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之后,在恒娘的指导下,假戏真做,终于又夺回了失去的爱。这时作者借恒娘之口,发了一通精彩的议论:“男人大都喜欢新的,讨厌旧的;喜欢难得的,讨厌容易到手的。”这几句话,好象言简意赅地总结了普希金、莎士比亚、斯汤达他们有关男女恋爱的看法。

  难怪台湾著名杂文家柏杨看了《恒娘》以后说,女士们,你们应该把恒娘的故事,作为座右铭,随身携带。只有如此,才能拴住丈夫的心。

  “天下英雄,所见略同”,套用这句话的模式,是否可以这样说:“世界文豪,看法一致”?

  普希金、莎士比亚、斯汤达、蒲松龄等文学巨匠……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为什么对恋爱却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呢?

  他们既没有见过面,更没有交流过这方面的经验,这不是奇怪现象吗?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恋爱总是失败,我给她传授了名著中的“经验“,结果恋爱成功了,并结了婚,过得很幸福。

  经过实践的检验,看来文豪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是站得住脚的。当恋爱遇到困难时,不妨翻一翻这些书籍,是会有好处的。

  文章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郭振亚

 
编辑:刘琼】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