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审计监督由“风暴”走向透明

2004年11月22日 09:50

  本月初,审计署向社会公布了对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等六个部门的审计结果,以及这些部门根据审计意见进行整改的情况。公告中披露的一些问题相当严重,涉案金额累计高达70多亿元,审计的监督力度并不亚于以往。然而,这一结果的公布却没有在社会上再掀“审计风暴”,公众在高度关注的同时平静地接受了它。这一变化表明,审计结果公开化步伐正在加快,公众更加趋向成熟与理智,审计监督开始由“风暴”走向透明。

  近几年,审计署每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审计报告,就像一场猛烈的风暴,揭露出不少重大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百姓在为“审计风暴”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一是“审计风暴”一年才刮一次,披露的问题有限,还有大量问题没有公开,觉得很不解渴;二是“审计风暴”重点是揭露问题,而对问题的处理涉及较少,担心“审计风暴”刮阵风就过去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的确,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铲除滋生官僚腐败的土壤,只靠刮一两次“风暴”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让审计公开变成一项日常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监督,审计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审计结果的公布应该日常化、制度化。近两年,审计署逐步加快了审计结果公开化步伐,去年向社会公布了非典专项资金审计结果,今年以来又发布了7个审计公告,内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农资金、教育经费、税收征管、预算执行情况等。据审计署透露,今后几年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还要加大,力争做到所有审计项目的审计情况,除涉及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外,全部公开、公正、公平地对社会公告。

  大力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如实全面地向政府、人大和社会公众报告审计工作进展情况,对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有利于政府部门行为的公开化,减少权力部门搞暗箱操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和官僚主义。同时,通过审计揭露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国有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有助于规范政府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建立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当然,揭露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和遏止类似问题的产生才是根本。在这方面,审计部门加强了对问题查处落实情况的追踪,把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被审计单位的态度也大有改观,对自己的“伤疤”不再一味遮遮掩掩或强调客观,而是实事求是、逐条改正。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使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政府部门在公开、透明、全面的监督机制下,将会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行为的科学性、透明度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不谋私利。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百合)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审计署副审计长强调用四个创新提高依法审计能力 (2004-11-18)
·铁道部滞留17亿基金 (2004-11-18)
·审计署公布外文局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清理情况报告 (2004-11-18)
·审计署审计结果:贸促会挤占项目资金发职工补贴 (2004-11-18)
·审计署披露铁道部审计结果 17.2亿建设基金滞留 (2004-11-18)
·审计署对人事部进行审计 预算执行存三主要问题 (2004-11-18)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