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人物:抗击艾滋病的斗士——“攻毒”院士何大一

2004年11月23日 10:20

  中新社武汉十一月二十二日电题:“攻毒”院士何大一

  作者赵军艾天军艾启平

  著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日前又一次来到了武汉大学,参加在此间举行的病毒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对记者说,做了多年的HIV(艾滋病病毒)方面的研究,发现只有在国际合作的条件下,才能取得重大突破。

  何大一出生于台湾,十二岁随家人移居美国,现任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教授。他致力于HIV研究二十三年,首创了“鸡尾酒疗法”,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有效抑制早期感染的艾滋病病毒。

  因成就突出,何大一被《时代》周刊评为一九九六年度风云人物,并获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总统国民勋章”。在中国突发非典疫情时,何院士多次回到中国,协助中国的防治工作。在近几年里,他每年都要回来好几次,主要奔波于云南、河南等艾滋病比较严重的地区。

  何大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近几年对非法卖血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堵住了HIV病毒传染的一条途径,但民众一直以来对艾滋病患者的误解,导致现在艾滋病不仅成为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目前艾滋病患者都集中在高危人群,并没有扩散开来,这是一种好机遇。

  从一九九四年开始,何院士研制出了艾滋病毒鸡尾酒疗法,次年开始试用,到一九九六年已产生一定效果。鸡尾酒疗法是一种中药的合成,在使用过程中,何院士发现只能减少患者体内的病毒量,使病毒在体内能够得到控制,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并不能作为治愈艾滋病的手段,但这已经是重大科研突破。

  鸡尾酒疗法费用高昂,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才能承受,而目前中国艾滋病患者中贫困人群占很大比例。虽然这类人无力承担治疗,但其生命同样也很宝贵,通过何种途径来解决这种问题呢?

  何大一指出,美国需要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平均每年要花费五万美元,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三百至五百美元就够了,而且价格也会越来越低。中国的艾滋病患者许多是贫困人群,找不到工作没了生活来源,社会的捐款又远远不够。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来运作。目前他们和国内很多病毒研究机构正在合作,主要是在病毒免疫学和基础学研究方面。

  得到一些荣誉,得到公众承认,何院士坦诚,在代表艾滋病人说话时,他显得更有力,有了成果可以做更多的贡献,但感到自己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了。从本周开始,他将以代言人的身份,通过电视将艾滋病防治的宣传片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全社会来关注这个问题。完

 
编辑:赵莉】
:::相 关 报 道:::
·何大一:中国人是否具天然抗艾滋病毒能力有待验证 (2004-11-20)
·中国准备好了吗 何大一纵论应对重大微生物威胁 (2004-11-20)
·何大一:京港合作SARS疫苗可望年底进行人体试验 (2004-06-06)
·图:何大一在京参加防治SARS科技研讨会 (2003-07-11)
·何大一:尽自己经验和力量协助中国治疗非典(图) (2003-05-13)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