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浮世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某些“娱乐”娱谁之乐?

2004年12月06日 14:52

  曾几何时,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占有了越来越大的篇幅,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大量的轻松、快乐、休闲、消遣的信息,丰富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也不知从何时起,一些格调不高、低级庸俗的所谓“娱乐”新闻,充斥了一些媒体的娱乐版块。媒体兴趣盎然津津乐道,受众兴味索然日渐厌倦。

  归纳起来,这些“娱乐”新闻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其一是隐私绯闻型。凡是与明星的“性”有关的事儿,从性交易到媚眼秋波,从婚外情到性感体态,莫不倾其篇幅,大肆渲染,称赞乐道之意溢于言表。这类“新闻”多了,便给人以娱乐圈就是糜情烂性、肮脏丑恶、臭不可闻、没个好人的印象。

  其二是琐屑无聊型。明星的生活起居、小事小情、小是小非,莫不描写得细致入微,入木三分。这类“新闻”堂而皇之地见于世人,人们只会觉得是近无大事、没事找事、滥竽充数,或某星寂寞无声想露脸给了“娱记”银子,或“娱记”就是一个彻底的“追星族”。

  其三是捕风捉影型。道听途说娱乐圈的一点什么事儿,立马“敏感”,不加核实,添油加醋,以讹传讹,跟风炒作。结果往往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涮”了受众倒是不假。

  其四是胡编乱造型。无半点根据却臆测有加,成心捏造,谁与谁有染,谁想“泡”谁,诸如此类。其意无非耸人听闻、制造“轰动效应”,实乃成色十足的假新闻。事后某某出来辟谣,某某将与媒体对簿公堂云云,便是实打实的新闻。然而,不管谁的目的如何,但自始至终彻头彻尾地愚弄受众却是最真。

  事实上,各类“娱乐”新闻何其丰富乃尔,其他类型我们还可以归纳出一些。只因说多了自觉无趣,不列举也罢。这样的“娱乐”新闻,“娱”不了受众,也“乐”不了追求德艺的明星,只会污染社会环境、制造视觉垃圾,既不利于影视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结果也只会使这些媒体丧失公信力,最终沦为不值一哂的小报,满足极少数人的低级趣味。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娱乐”新闻何以源源不断,根源到底何在?不必否认,少数所谓的明星为求名气,不讲廉耻,不顾尊严,有意制造事端,只要能出名,什么都可以干。而娱乐圈也存在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是,名声不管好坏,是非不论对错,只要有名,最终就能获利。这就使得一些绯闻、丑闻、诉讼等等的发生,不是无奈,而是有意而为。

  但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娱乐”新闻充斥媒体的根本在于,一些媒体不讲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以为“娱乐”新闻的工作标准和尺度就可以大大放宽,把“八卦”作为自觉追求,以为越“八卦”就越能成为媒体的看点和卖点。

  一些“娱记”本身格调不高、品味低下,把肉麻当有趣,把低俗当通俗,把感官刺激当快乐真谛,自愿做“狗仔”,如红头绿蝇乱飞,如变态之人偷窥。

  娱乐报道也要讲责任、讲导向。真实性同样是娱乐新闻的生命,格调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娱乐新闻的“信誉”。娱乐新闻不能一味迎合而不加引导,“照单全报”。对娱乐界一些丑恶、不良现象应多加批评,而不是津津乐道。

  娱乐报道应弘扬“主旋律”,着重报道德、艺之事,倡导奋发进取的精神,而不是陷在那些烂事泥潭里自娱自乐。这样,我们才能奉送受众以清新、健康、向上的娱乐新闻,使受众获得轻松、愉快的精神享受,并有所增益。(稿源:人民网;作者:陈家兴)

 
编辑:张磊】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