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人与奥运金牌、诺贝尔奖

2004年12月07日 16:29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二○○四年诺贝尔奖的各奖项得主已揭晓。被视为国际自然科学最高奖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分别由六位美国科学家和两位以色列科学家获得。中国人至今与它无缘。

  与奥运金牌的反差

  八月份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荣获三十二枚金牌,金牌数字居本届奥运会第二,举国欢腾,世界瞩目。至此中国在历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累计数已达一百一十二枚,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此骄傲。这与中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项上至今尙未实现零的突破,形成显明的反差。

  如果说奥运奖牌是重在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体”的实力和水平,那么诺贝尔科学奖则重在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科硏)的实力和水平。是不是中华民族的智商比不上其它民族?当然不是。

  最有力的证据是已有六位百分之百中华民族血统的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获得过此项殊荣。问题是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过诺奖,确很值得深思。

  从多个方面找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直接、间接从事科学硏究的人员世界第一,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喊得最响,可为甚么至今拿不出能竞争诺奖的科硏成果呢?对此许多专家及硏究者从多个方面寻找原因。

  较多的人指出基础硏究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中国科学家冲击诺奖的步伐;同时指出,现行的过于短视、急功近利的用人机制,不利于出高精尖的世界级成果。科硏不同于体育,体育尖子必须年轻,训练几年即见分晓;如果以此来要求科硏,三数年不出成果要被淘汰,这就逼得科硏人员只得炮制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甚至弄虚作假应付考核。

  更多的人认为,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这要求漫长的知识和精力的准备,优良的治学环境、设备和学风,以及观念和学术上进行重大突破的素养、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传统与教育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东西很多,但也有消极的东西,其中“学而优则仕”至今严重影响着知识界,阻碍科硏事业。台湾“中央硏究院”前院长吴大猷曾言:“许多年轻人念了十几年的科学,从国外拿了博士回来,在学校抢做行政工作,甚至一有机会就想去做小官……”在大陆同样如此,各级政府招考公务员,理工科的硕士、博士都去报名,趋之若鹜,对当官比从事科硏感兴趣得多。许多人在硏究室对实验不感兴趣,却热衷于写论文,千方百计去发表,目的是为晋升技术职务。论文虽多但鲜有创见。

  中国的教育基本是应试敎育,而且根深蒂固。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都有标准答案,这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奠定虽有一定的好处,但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特别是高校)的创新思维。在外国高校对中国留学生总的印象是:学习刻苦用功,应付试题能力较强,创造发挥不足。但科硏需要的正是创新。

  鼓励创新鼓励自强

  今年高考中某地一篇得满分的“状元”作文在报上公布后,立即被揭发这是一篇剽窃之作,舆论哗然。这正是中国现行应试敎育弊端的暴露。谁都知道,敎师指导考生作文应考,多采取先分类型猜题,然后让考生事先准备各类型“范文”并背熟,临场根据命题把相近类型“范文”稍作改动,切合题意默写出即可。这是“又快又好”的作文应试法,谈何创造发挥!

  笔者由此想到今后中国高考命题的改革问题:既要考核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考核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每门科目的试题都分上述两大部分,前者按标准答案打分,而后者不设标准答案,由考生自由创造发挥,如何打分视情而定。笔者认为培养创新思维可从高中开始,为升入大学打好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不特别关注基础科学,迟早会落后挨打的。(澳门日报12月7日文章<有删节>;作者:余仁杰)

 
编辑:张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