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汪恕诚: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

2004年12月28日 08:45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齐彬)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今天说,目前中国城市供水已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今天举行全体会,汪恕诚向会议报告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情况。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另外,当前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如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两成以上。

  汪恕诚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约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树立起珍惜水、爱惜水的社会风尚。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还盲目建设大都市和城市群,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和高耗水种植业。

  种种原因都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汪恕诚指出,目前中国六百六十九座城市中有四百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座。在三十二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三十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二00二年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北京、天津等许多城市供水频频告急。今年下半年,华南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面积干旱,许多城市用水告急。还有一些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其中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

  针对上述种种情况,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三十八亿立方米。

  汪恕诚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目前中国已经有二十九个省份开征水资源费,六十个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三百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

  汪恕诚指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当前要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健全水价转让的政策法规,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到二0一0年,新增城市供水能力一百六十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供水标准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完)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