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最新社科院分析数据表明:人民币升值比加息可取

2005年01月07日 16:53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报道“加息不仅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近期影响,同时也将对长期经济发展速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综合而言,选择使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既可以使过热的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也可以抑制物价增长过猛的势头,是较为可取的一种政策。”

  2005年1月5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04~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统计分析研究室主任何新华通过“China-QEM模型”对利率上升和加息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模拟后,得出上述结论。

  据了解,China-QEM是由社科院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统计分析研究室研制开发的一个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它的设计主要以政策分析为目的。该模型已经成功用于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之中。

  何新华介绍,对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共采用了四个模拟方案,分别是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贷款利息率上调一个百分点;存、贷利息率各上调一个百分点;人民币一次性升值10%;人民币一次性升值15%。结果是:从对GDP增长率的影响来看,选择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因而选择上调利率为好。从对物价的影响看,利率调整对物价产生的影响非常小。相比之下,调高人民币汇率却可以通过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品价格的下降,使工业品出厂价格得以下降,并进一步影响到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回落。因此应选择调整汇率。

  黄皮书中对各种方案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建议,在目前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回落,但是物价上涨局面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单纯采用提高利率的政策不一定是合适的,适度调高人民币汇率可以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对物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不过,何新华同时指出,由于人民币汇率上调短期内对GDP增长的影响较大,一次到位的调整可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难以承受的冲击。而分数次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做法,虽然从理论上讲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比较小,但将会使公众产生汇率升值预期,有可能使通过汇率调整经济的计划落空。

更多国际先驱导报新闻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初探:坚挺是否为“泡沫”? (2005-01-05)
·万亿美金豪赌人民币升值? 外管局:看法太夸大 (2005-01-05)
·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巨大压力和冲击? (2005-01-04)
·外汇局:国际热钱赌人民币升值难以形成大气候 (2004-12-10)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