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KEO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2005年01月19日 13:51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假如人类在若干年之后遭遇毁灭性灾难,KEO就将成为人类文明史的“绝版拷贝”。但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

  -本刊记者/方玄昌

  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人在担心人类智慧文明的生存问题。

  这种担心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威胁:人类自己行为不当导致的自我毁灭;天外来客等自然原因对地球造成的致命打击。

  假如人类毁灭,造成文明不连续,那么,KEO卫星显然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最悲观的一种论调是,智慧文明的存在时间只有一百年,”天文学家李竞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掌握了核子的力量之后,很可能会因为环境生态的进一步破坏、或者发生核战争而最终毁灭自己。”

  但更多的天文学家认为,高等智慧文明的存在期限是1000万年。

  他们的理由是,人类自己的行为终究是可以控制的,最终不可抗拒的因素可能还来自于自然的力量。

  “从过去5亿年的历史来看,物种的灭绝频率是1亿年一次,这恐怕是难以避免的。”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确认,名为“爱神”的一颗小行星将于150万年后和地球相撞。“爱神”的大小是引起恐龙灭绝那次撞击的小行星的几倍。

  “不过,现在人类的科学已经能够监视它,相信未来我们能够控制、改变它的轨道。就目前看来,人类和地球至少在5万年这个时间段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李竞说。

  因此,KEO卫星作为人类文明史的“绝版拷贝”这一层意义,似乎并不突出。

  “我个人认为,人类文明会一直持续下去,KEO计划的意义,更多还是针对今天的人们。”让·马克·菲利浦说。他所说的“针对今天的人们”指的是它的教育意义。

  “KEO的魅力在于,它很容易被一般人理解,而且它极好地支持了对太空活动的宣教。你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空间活动的许多方面:比如运载火箭、轨道、回归、太空状况等等。它关联到的还不仅仅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包含哲学的、法律的、艺术的和文化的主题。”菲利浦·维勒肯斯在欧洲航天局拥有教育和科研的双重身份,在讨论KEO的实质意义时,他和让·马克·菲利浦持同样的观点。

  “KEO是一个航天科普教育的好平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用它作为教育宣传的载体,中国也有人有这种打算。”中国航天部门的一位专家对本刊记者说。

  据他介绍,中国目前已经有一些航天方面的专家,打算在接下来要编著出版的《登天智慧丛书》里,系统地介绍KEO计划,将它作为航天知识教育的案例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13期

 
编辑:赵莉】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