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浮世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痞子童谣”昭示了什么?

2005年01月20日 09:39

  “今年学费真他妈的贵,学习写字真他妈的累,不如加入黑社会……”“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

  这是在安徽省合肥市很多小学广为传播的现代童谣,有的媒体称之为“痞子童谣”。当然,类似的“痞子童谣”,已不仅是在合肥的校园,更不是刚刚才开始传播的,在很早以前的许多城市都有类似的“痞子童谣”在孩子中间流传。

  孩子是朝气蓬勃的正在发育成长的花朵,是单纯、希望、可爱等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小学校园更应该是纯洁的净土,怎么也不应该把这些乌七八糟的脏话顺口溜与可爱的孩子和纯洁的校园挂上钩。但现实又不得不让我们正视这一现象,继而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先不说这个现象的外在原因,我们先剖析这些童谣透露的信息。当然,小学生中流传这些顺口溜并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这样想的,或追求这个目标,但这也说明他们对小学的教育方式和在校园的生活并不满意。现在,说是要搞素质教育,但现实的情况是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

  许多学校和老师,甚至包括众多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还是拿学习成绩,拿排名说话。这种以分数为中心的“单打一”应试模式,使得许多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学习上疲于应付。

  这样既使一些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使那些在学习上“掉队”的孩子在同学和老师那里觉得失去了人格和尊严。这部分孩子要么自暴自弃,辍学回家,走上社会,要么虚度时光。“痞子童谣”就是他们的杰作,他们也是忠实的传播者。

  有内因当然也有外因。这些“痞子童谣”能够广为流传,那些不负责任的资讯网络或传媒“功不可没”。现在很多家庭都能上网,校园周边网吧也都瞄准了孩子,使得很多孩子早早懂得了本不应知道的东西。如此耳濡目染既干扰了他们的正常学习,也毒害了他们的心灵,更加大了教育的难度。

  找到了病根就要对症下药。要减少乃至杜绝“痞子童谣”对孩子们的侵袭,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真正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要真正做到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应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更应该如此。具体到教育方式,首先要尽快改进时下中小学生尚缺乏健康、活泼的课余文化生活的现状,把课堂和课余时间都真正变成快乐时光,以压缩“痞子童谣”滋生和蔓延的传播空间。其次,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多为孩子制作一些“绿色快餐”。我们的教育机构和文化工作者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多为孩子们写一些“健康童谣”。现在,北京已经这么做了,其它地方是否也应该效仿一下呢?

  【稿源:法制日报;作者:孙继斌】

 
编辑:张磊】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