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李德水点评去年GDP增幅 称准确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2005年01月25日 13:57

  中新网1月25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今日在评价2004年中国GDP实现9.5%的增幅时表示,9.5%是反映了宏观调控成果的,也是比较准确的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

  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怎样评价去年GDP增长9.5%,我想说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从2003年开始,中国结束了从1993年到1997年连续五年的反通胀斗争,又结束了从1998年到2002年连续五年的反通缩斗争,开始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期。2003年我们的增长率达到9.3%,2004年增长9.5%,有它的必然性。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也就是从1978年到去年,我们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9.4%,2004年增长9.5%,基本在这二十几年的平均水平上。

  第三,我们这一轮宏观调控是有保有压的,不是简单的紧缩,更不是全面的紧缩。宏观调控根本目的是为了熨平经济的波动,防止大起大落。如果我们不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也许去年的增长率要比这个高得多。9.5%是反映了宏观调控成果的,也是比较准确的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确实很强劲,投资需求非常旺盛,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的提高,也是趋旺的。特别是中国农村,由于农业经济发展加快,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个市场开发出来,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加上国际经济发展比较好,对我们的出口也很有利,所以我们去年增长得快一点,有它的必然性。

  第五,我们确实应该看到,9.5%的增长率说明中国去年的经济确实是在高位上运行的。我们不能单独就9.5%这个数字来论高低、论好坏,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这方面看,去年增长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效益也是高的,企业的效益、国家的收入、城乡居民个人收入都有比较大的增长。此外还要看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否合理,是不是有可持续性,从这方面看,我们的增长方式还是相当粗放的,当前的煤电油运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经济运行总体上绷得比较紧。资源的约束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我们不能为增长9.5%而沾沾自喜,要更多的看到我们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特别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我们绝不应该盲目的去追求增长速度,而要更加注重增长的效益和质量、结构。(据新华网、中国网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北京首次公布大都市统计体系构想 将核算绿色GDP (2005-01-20)
·韩正:上海经济平衡健康发展 去年GDP增长13.5% (2005-01-19)
·王梦奎:2010年中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1900美元 (2005-01-19)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