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 题: 
>> 中新网版权申明
ad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俄边境珍宝岛见闻:中方将小岛划为四专门区域

2005年02月18日 09:20

  在中国的东北群山林海之间,镶嵌着一颗驰名中外的璀璨明珠——珍宝岛。春节前夕,我们踏着皑皑冰雪,伴着啸啸松涛,来到了这个面积仅为0.74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指导员徐立辉带着我们边看边讲,述说着珍宝岛的新变化。

  摩托雪橇巡界江

  这天清晨,我们登上珍宝岛制高点眺望,看到冰封雪冻的乌苏里江江面上,一列摩托雪橇在战士们的驾驶下急速行驶,他们时而盘旋,时而变换队形快速穿插,构成了冬季北国风光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巡逻归来,睫毛上满是霜花的郭排长告诉我们:“过去官兵巡逻都是徒步,在没膝深的积雪中前行,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力气。如果赶上‘大烟炮’天气,凛冽的西北风卷起一尺多厚的积雪迎面扑来,厚厚的大衣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一次巡逻走下来需要一天时间。现在好了,驾驶摩托雪橇用不了20分钟,就把我们管辖的路段巡逻完毕。夏季我们驾驶着巡逻车巡逻,就更快捷方便了。”

  边境监控无盲区

  在温暖如春的连队值班室,二级士官许成点击按钮,屏幕上边境路段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小许不断地调整着画面,重点地带运用“特写镜头”拉近仔细观察,还不时地按下录制按钮,将有关情况录制下来。

  他边操作边对我们说,边境线上无小事。需要24小时监控,过去哨兵要站在高高的观察哨上,手拿望远镜察看边情,能见度好时,观察也不过10公里。由于观察哨观察距离有限,冬天战士们要经常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雪夜中执行潜伏任务。如今,岛上安装了边境执勤可视系统、红外线预警系统等监控设备,坐在室内就可以对边情实施全天候观察、分析、判断和快速处置,边境管控能力大大提高了。

  哨所建成“小阁楼”

  一踏上小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屏风,墙上5个大字:“中国珍宝岛”。走进院内,一栋错落有致的三层小阁楼展现眼前,这已是哨所的第五代营房。

  五代营房忠实地记录着30多年的风雨历史。第一代营房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用水泥钢筋浇铸的地下工事;第二代营房是地面上修筑的炮楼带宿舍的住房,现在已做了仓库;第三代、第四代营房是现代制式营房,但也变成了纪念馆、荣誉室;第五代营房是设计新颖的三层楼房,室内的钢丝床代替了小火炕,大锅炉代替了土炉子,暖气烧得热乎乎。院内还修有“三路一桥”:“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和“金水桥”,把小岛划分成了军事训练区、生活保障区、文体娱乐区和环境绿化区等4个专门的区域。

  文化娱乐真丰富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这是形容过去边防战士生活枯燥的一句顺口溜。

  如今哨所生活面貌早已今非昔比。图书室各种书籍、杂志有上百种,娱乐室里有象棋、跳棋、围棋、乒乒球、台球、小型健身器材、卡拉OK,小型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能让官兵看到3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守岛官兵还建起了小乐队,成立了“珍宝岛之歌”演唱组,他们自编自演的“珍宝岛我的家”、“护岛柳”等歌曲在边防部队广为传唱。岛上干部还自创了“三对三”篮球赛、雪地足球赛、雪雕文化节、宝岛故事会等“宝岛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战士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生活保障大变样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岛上最先进的设施就是一部风力发电机。战士每天吃的主食是高粱米,副食每天都是“老三样”:白菜、土豆、大萝卜。夏天喝的是江水,冬天喝的是雪水加冰水,听的是信号时断时续的收音机。

  如今,小岛甩掉了“无水、无电、无声”的“三无”帽子。几年前从江底接通了电缆,配发了价值几万元的中型净水器,面条机、豆浆机、冰柜、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守岛排长告诉我们,现在岛上已有多名等级厨师,战士每人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喝上一杯牛奶,饭后还有水果。逢年过节,还要举行别开生面的烛光晚餐,送上美好的祝福。

  采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珍宝岛处处洋溢着安宁、祥和的气氛。这一切,都是和守岛官兵们的默默奉献分不开的。正如一位守岛老兵临别时说的那样:“边防是祖国的大门,我们是和平的卫士。”

  (据解放军报;王光高建林)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