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综述:香港屯门构建1小时经济圈推动区内工商发展

2005年03月05日 12:46

  中新社香港三月四日电(记者黄少华)近二百位工商等各界人士今天下午在屯门大会堂聚会,探讨在内地与香港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珠江三角洲经济逐渐融合下屯门的发展优势和定位,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

  近来,香港各地推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北区正在谋求生态旅游圈,大屿山则要发展“南保育郊游,北旅游经济”等,纷纷为CEPA下寻找各自的地区性格。

  地处新界西北的屯门,是香港的一个新兴市镇,有约五十万人口。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大量香港企业内迁珠三角,屯门和香港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产业空洞化。而受港岛和九龙服务业聚集的磁吸,屯门大量人力外流。屯门出现了边缘化的危机。

  随着CEPA的实施,屯门一些地方人士提出一小时经济圈概念,即借由渡轮及西部通道,屯门在一小时内可对外连接深圳、澳门或珠海,对内可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和香港任何核心工商业区,以吸引厂商进驻,生产“香港制造”的产品,进军广阔的内地市场。

  今天下午举行的“CEPA与屯门商机论坛”上,活动发起人之一的区议员蒋月兰表示,香港需要在新界建立新工商业中心配合珠三角经济融合和满足区内居民的就业需要,屯门是个值得考虑的地区。为此,屯门需要培育一个好的营商环境,而区议会要担当官商沟通的桥梁。

  她强调,屯门的经济发展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作为逐渐融合的珠三角经济一部分来加以推进,创出一条新路。

  在论坛上,香港岭南大学市场及国际企业学系副教授刘国辉分析了屯门的营商优势,来自工商界的屯门区议员萧楚基则介绍“一小时经济圈概念”,为屯门工商业发展路向提供思路;在“CEPA主题讲座”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香港工业贸易署首席贸易主任周雪梅,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高级顾问许卓年博士,分别介绍了香港市镇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新机遇,CEPA首、二阶段的优惠措施及工贸署所推行的落实措施,以及产促局因应CEPA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内地整体营商趋势和商机。

  随后,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新界厂商联合会主席黄世家等业界代表则畅谈了在CEPA措施下的营商经验。

  据表示,要促进屯门乃至香港的发展,政府和商界需要密切合作,政府要增强积极性营造利商环境,社会需要和谐共议发展,商界则应抓住机遇,在香港另开专门面向内地市场的生产线,提高香港品牌的附加值。

  有商界代表表示,香港品牌在内地颇有信誉,而CEPA的零关税应可抵消在香港生产的高人工,香港产品的竞争力正在显现。完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