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湖北武汉举办活动公祭大禹 祈求福泽九州

2005年05月02日 16:24

  中新网武汉5月1日电 题:武汉公祭大禹 祈求福泽九州

  记者 徐金波

  长江、汉江交汇之处的武汉晴川阁,今日彩旗飘展,江水滔滔,鼓乐阵阵,但人们神情肃穆。武汉市政府举办的公祭四千多年“疏江导汉”的治水英雄大禹的活动正式展开,希望这位治水英雄能够福泽九州。

  武汉晴川地区曾是中国夏王朝开创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重要活动区域。相传四千多年前,中国长江、汉水流域饱受洪灾威胁,治水英雄大禹改堵为导,决江疏河,导引汉江在大别山(今龟山)附近注入长江,朝宗于海,形成两江交汇、泾渭分明的浩瀚地势,奠定武汉目前三镇割据的地理格局。

  南宋以来,武汉就在两江交汇之处建立禹王庙,每值汛期来临之际,地方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皆来举行祭祀、祈求平安,千百年来绵绵不绝;明朝则在前临长江、背靠龟山的禹德益彰之地兴建晴川阁,成为拜祭大禹的正规场所。

  昨夜一场大雨过后,江城武汉今早天气微微放晴。上午九时三十分左右,参加祭司的武汉市汉阳区、水务局等政府官员,各自盥手过后,依次缓步来到江边一尊高约两米、手持铁锹的大禹雕像下。随着分别意寓“大禹定九州”和“十三亿人民同受大禹福祉”的金鸣九响、击鼓十三响之后,公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只见四个身着古装的男侍把一个直径达一米的酒坛抬上祭坛,置于大禹雕像下的供桌中央,开坛、舀酒、倒于爵、放入托盘、递给祭祀人。脖子上挂着黄丝帛的祭祀人,双手取爵,缓缓举过头顶,向大禹鞠躬,并把手中酒慢慢洒于地上。台下数千观众也神情肃穆,情不自禁地向华夏民族的圣君、治水英雄大禹三鞠躬。

  主祭人念完祭文之后,名为“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吉祥”的祭祀活动才结束,反映大禹治水、华夏丰收、民族称颂且独具楚风汉韵的《大禹魂》登场,再现历史上祭祀场景。

  举办方称,大禹治水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和功绩,更重要的是他留给后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公而忘私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感召中国人民奋进的动力源泉。(完)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