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异国他乡有“故园” 日本新华人社区兴起

2005年05月19日 10:38

  随着在日华人人口不断增多,近年来部分华人在特定的小区集中居住倾向日益明显。这种现象促进了华人小区的形成,带来了华人小区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新华人小区兴起——从“残孤小区”到“白领小区”

  从现有新华人小区(相对于中华街等老华人小区)的种类看,大致有3种:

  第一类是“残孤小区”,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从中国归国的残留孤儿、残留妇人和他们的后代,如京都市伏见区向岛新团地有400多名残留孤儿及其家属等,埼玉县熊谷市玉井团地有708户人家,其中持外国国籍者就有207人,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多是尚未取得日本国籍的中国归国者家属。

  第二类新华人小区是“杂居小区”,居住在这里的华人没有统一特征,如埼玉县大宫市东宫下团地共有1270户,其中中国国籍者144人。

  第三类新华人小区是“白领小区”,如埼玉县川口市的芝园团地。据华人学者江卫和筑波大学教授山下清海的调查,以芝园团地为中心的芝园町共有人口5,165人,其中外国人1,168人,95%以上是中国人。

  从他们所持“在留资格”来看(以身为户主的男性为例),其中“经营”占5%;“技术”占40%;“留学”占5%;“人文知识.国际业务”占5%;“永住者”占35%;“家族滞在”占5%;“其它”占5%。

  从居住者的整体学历上看(成年男女),大学学历以上者占9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者占6%,硕士学位者占16%。收入是个人隐私,无从调查,但芝园团地属于公团住宅,有一定档次,要想入居,月平均收入必须在25万日元之上,房租也不能算便宜,3DK的住居价位在83,500——108,600万日元之间。因此,无论从职业、学历还是收入及消费的程度看,芝园团地可称为新华人小区中的“白领小区”。

  二、血缘、学缘、友缘——新华人小区的形成

  不同的新华人小区,形成的过程及方式有所不同。“残孤小区”的形成,主要是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大量残留孤儿、残留妇人及其家属归国,日本政府将他们安排在房价便宜的都、县、市营住宅,一般都是建筑时间较长的旧房。

  但是有的团地也不断增建新房,房租价位也有所提高。如熊谷市玉井团地的住房最早建于1977年,最晚建于1990年。残留孤儿、残留妇人的后代成人以后,虽然他们中有许多人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祖父母、父母,他们选择了在祖父母、父母居住的团地一起生活。

  记者在熊谷市玉井团地看到,一家几辈人在同一团地租借两套以上住宅的残留孤儿、残留妇人家庭不在少数。“杂居小区”大都因为民间住宅对外国人有限制,而公营住宅对外国人开放,他们在选择公营住宅的同时自然形成了小区。

  另据江卫和山下清海的调查,“白领小区”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两个部分。从外因来讲,大致有如下原因:1、随着在日华人的定居化和经济自立,他们开始寻求更好的住宅,而不问国籍、不要保证人和礼金、只要3个月押金,且条件不差,比较美观的芝园团地就成了他们选择的对象;2、随着城市住宅的发展和各种情况的变化,芝园团地的空房增多,2DK、3DK的房屋不用抽选也能入居;芝园团地周围的保育设施、教育设施、运动设施、娱乐设施都很发达。

  从内因上看,固有的华人小区大约因循“五缘”而成,就是血缘、地缘、业缘、神缘、物缘。   

  在芝园团地的形成过程中,“学缘”和“友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日本学校里学习过的中国人,许多人毕业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先进入芝园团地的中国人,乐于把居住环境较好的芝园团地介绍给朋友。

  调查显示:有46%的华人是从中国朋友那里得到芝园团地的住宅情报后入居的。其次的一个原因,由于中国人不断入居,使芝园团地形成了中国文化语境和适合中国人生活的物质环境(如物产店、中国饭店的诞生),使中国人在异国他乡中找到了“故园”的感觉。

  三、对故国和未来双重憧憬——新华人小区文化勃兴

  随着新华人小区的不断出现,新华人小区文化也不断发展、繁盛。

  首先,从“残孤小区”来看,出现了“拟大家族”现象,比如说祖孙三代虽然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住在同一团地,所以孩子照顾年迈的老人,老人为工作繁忙的儿女看孩子的“中国景象”在“残孤小区”司空见惯。“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的温馨景象,在“核家族”普及的日本社会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残孤小区”中居住的华人,东北人占绝大多数,因此东北文化也在小区中蔚然成风。如位于京都伏见区向岛的新团地,从去年10月开始,约有40名残留孤儿等集中在向岛中央公园,早晨做中国广播体操,晚上扭大秧歌,他们的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日本人加入其中。这些日本人和残留孤儿们一起去中国买来扭大秧歌的服装和道具,一扭扭到日西斜,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在“白领小区”的芝园团地,主要文化活动集中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娱乐活动上。据介绍:到2003年4月为止,在芝园小学的154名小学生里,有中国国籍小学生34名;而在2003年4月入学的34名新生中,中国籍小学生就有13人,占全体的38.2%。

  重视子女教育是华人的一个重要传统,芝园团地的华人家长们不满意日本式“宽松教育”,团地内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华人孩子,都在课后念各种“学习塾”。使孩子全面发展,更是华人家长的殷切希望,因此以华人女性为主力,华人兴办的中文教室、英文教室、绘画教室、钢琴教室、舞蹈教室等应运而生,并通过网络和中文报纸招收学生。江卫说:芝园团地的许多华人家里都有钢琴,学习钢琴的孩子特别多。

  体育、娱乐活动在芝园团地的华人小区里也特别活跃,他们利用公民馆里的体育馆,成立了“羽毛球长城”、PPZY(乒乓之友)等体育俱乐部,成员有六、七十人。每年8月的暑假期间,他们还在川口芝园团地商店街广场为华人孩子们举行“芝园故乡节”,让孩子们在异国他乡体验故乡风情。

  新华人小区方兴未艾,华人文化勃兴,是在日华人从求生存到求稳定,又从求稳定到求富裕、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也是华人在小区中凝聚中华文化、提取新生活动力,走向更高的文化与生活层次的一个中转站。

  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也引起了日本和华人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最近,日本明石书店出版了一本专著《知晓华人社会的书》,其中有许多文章就是研究新华人社会的专论。

  文章来源:日本中文导报 文/张石

 
编辑:刘琼】
:::相 关 报 道:::
·日本华人儿童会推动教子热 华人区重教风气浓 (2004-09-27)
·日本华人灾害意识薄弱 对防灾演习“不积极” (2004-09-10)
·日本华人为中国奥运成绩自豪 女留学生钟情刘翔 (2004-09-01)
·寻求更大发展 日本华人“稳定层”暗涌回国潮 (2004-08-13)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