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俄驻华大使罗高寿结束13年任期 21日惜别中国

2005年05月21日 21:48

  俄罗斯资深外交官罗高寿21日结束了长达13年的任期,离京返国。73岁的他行前面色凝重地说:“我的朋友遍中国。我是怀着伤感离去的。”

  罗高寿在机场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两国是战略伙伴,希望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够继续下去,愿中国给世界带来和平、安宁、稳定”。

  时断时续的细雨中,罗高寿乘坐黑色奔驰车挂着俄罗斯国旗,于上午10点40分驶离使馆,并在半小时后抵达首都国际机场。

  与前来送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话别时,罗高寿提到了俄国家杜马于昨日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俄中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2004年签署的这份文件标志着两国4300公里边界线的走向全部确定。

  罗高寿说:“我对此非常高兴,因为我在担任苏联副外长时,曾以苏方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直接参与了两国边境问题谈判”。

  罗高寿在中国总共生活、工作了20多年,见证了中苏、中俄关系的不同发展时期,包括中苏友好、两党关系破裂、双方关系解冻,以及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历史片断。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曾说,中俄两国关系从经历波折到成为战略协作伙伴,罗高寿“功不可没”。

  罗高寿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他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酷爱京剧,还喜欢用钢琴弹奏中国民歌。

  事实上,罗高寿与中国的不解之缘早在出生一个月后就已结下。当时,父亲将襁褓中的他带到了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馆。

  在汉学家父亲的影响下,罗高寿选择学习中文和研究中国问题,并继承了父亲的中文名字——罗高寿。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名字比他本名伊戈尔·罗加乔夫更知名。

  “我跟大使去过中国的许多地方,就连很小的城市里都有人主动请他合影、签名。他甚至比电影明星和歌星还出名。”与罗高寿在使馆共事4年的参赞梅捷列夫说。

  11点30分,罗高寿起身登机。俄罗斯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机将在约7小时后,将这位俄罗斯人送回故土。

  罗高寿回国后将在联邦会议上院任职。现任俄副外长的拉佐夫将成为他的继任者,于今年夏天来华上任。

  对于罗高寿的离去,李肇星说:“我们在中国少了一位朋友,但在俄罗斯多了一位朋友。”(来源:新华网,记者赵嘉麟)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