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金融专家:股权分置试点改革需建立相应配套措施

2005年05月23日 09:14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近日表示,股权分置试点的改革,必须要明确时间限制和动力机制,例如需要建立相应的融资倾斜、问责机制、惩罚措施等配套措施。

  巴曙松是在日前华欧国际举办的“股份分置改革试点研讨会”上作上述表述的。他认为,股份分置改革首次对于A股含权有了认定,说明我们的市场比没有含权的市场更加具有吸引力。由于试点启动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将是典型的利益再分割,在试点解决之后,不同股东之间利益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

  巴曙松表示,在试点改革中,“对价”的理解当前有不同的争议。流通股东从弥补投资损失的角度出发,希望越多越好。而非流通股东从获得流通权的角度出发,希望不损害创业利益,二者分歧很大。但是“对价”理论基础是非流通股对流通权支付对价,如果追究投资损失则超出了对价的法律基础,进入另外一个弥补损失的问题了。如果谈判的基础和框架不同,则问题会久拖不决。对于流通股的损失会比较大。因此非常需要有时间的限制和动力机制来推动改革。

  巴曙松同时指出,对价应当是建立在具有对等话语权的双方间的谈判过程。但是目前流通股东既便是大的基金公司,他们的话语权也有限,因此需要监管层给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流通股东更多的保护。巴曙松认为,在试点解决之后,股东间利益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国有股并购重组将趋于活跃,中小股东也可以享受溢价。此外,今后大股东如果采用配售的方式套现也首先取决于未来的经营状况,所以会引起重大的理念的变化。市场会加速股价的分化,整合的速度也会加快,投资者可以进行真正的价值投资。巴曙松不认为当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试点直接相关,他认为下跌的真正原因在于周期型股票,他们对汇率的敏感才是下跌的主动因。(朱茵)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上交所下发通知:股权分置试点分类表决即将实施 (2005-05-20)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打开制度性“障碍”的突破口 (2005-05-20)
·解决股市“顽症”序幕拉开 析股权分置改革脉络 (2005-05-19)
  相关专题:中国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