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学者解析:中国期待有效贸易争端解决的机制

2005年06月03日 08:02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对于中美和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我们希望双方能正确对待,共同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魏建国透露,双方都在积极准备当中,希望能达成一个比较好的成果。

  来自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省的信息显示,目前已有很多香港投资者开始压缩在内地的生产规模,并纷纷加大对菲律宾、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额。

  中国和美国、欧盟之间会否因纺织品问题爆发贸易战?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认为,美欧存在各自与中国重新展开双边谈判的可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

  他认为,如果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较为复杂,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应该是“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些专家认为,三方应该坐下来,通过磋商最终达成一个较好的贸易摩擦和争端解决机制。这种解决机制应该能够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传达。同时,这种机制还应该能够确保各方严格遵守WTO规则,把纺织品争端限制在贸易领域,而不是扩大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世贸研究专家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规范、有效的贸易摩擦和争端解决机制。从机制安排上讲,中国政府对贸易问题的态度,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逐步传达至贸易伙伴国——首先通过专家学者的声音,然后是广大纺织企业和行业协会。如果这两种渠道都不奏效,最后可以通过有关行政职能部门。

  张汉林教授也认为,中国应该利用这一机会调整纺织品产业结构。除了压缩投资规模,政府和行业协会还应该通过建立统一的出口预警机制。这包括收集国际市场需求信息、贸易伙伴国家的政策变化等,并将这些信息和其中蕴含的风险及时传达给企业和投资者。

  对外经贸大学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理事长夏友富教授认为,虽然随着形势变化,中国政府收回了政策,但此前提高部分纺织品出口税的举动,表明中国政府已开始对纺织品出口进行自我调整。

  夏友富建议,中国对纺织品出口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战略规划,特别要规范产品出口秩序。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考虑数量不考虑品质,只考虑出口增速不考虑效益的局面。他认为,这需要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程刚)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