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丁肇中“寻根之旅” 夜游趵突泉听乡音

2005年06月18日 11:05

  中新网济南6月17日电 题:丁肇中夜游趵突泉听乡音

  作者 王鲁平 解放

  夜幕下的泉城济南趵突泉公园,流光溢彩,民乐悠扬。踏着悠扬的乐曲声,十六日下午刚到济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携妻儿于夜幕下畅游“天下第一泉”,聆听儿时熟悉的乡音。

  此次丁肇中教授的“寻根之旅”,是他第四次踏上故乡山东的土地,山东大学特意为丁肇中教授在趵突泉公园泉水之畔准备了这场充满着乡音、乡情的民乐演奏会。丁肇中教授携夫人Susan Marks博士和儿子Christopher Ting先生观看了演出。

  演奏会在一曲悠扬、高亢的唢呐声中拉开了帷幕。《正月十五闹花灯》、《赛马》等一个个民乐经典曲目的演奏,如行云流水,演绎着浓浓的乡情。丁肇中聚精会神地倾听着,沉醉于熟悉的乡音之中。这位一九三六年一月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三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祖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涛雒二村(其父出生于日照,其母出生于山东海阳)的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十分眷恋故乡。从一九八五年起,他曾先后三次回到故乡,重温儿时的乡情。

  时而起伏跌宕时而如潺潺流水的民乐,又仿佛在展示丁肇中教授的人生。随父母从美国回到故乡的丁肇中,一直在中国大陆求学,一九四九年随父到了台湾,一九五六年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先后获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一九七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一九七四年他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的寿命等于其它任何粒子的一千倍),即第四种夸克的束缚态,因而同获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

  一九九四年,在丁肇中的记忆里是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他被父亲早年曾任教过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山东大学聘为名誉教授。音乐伴随着遐想,令丁肇中陶醉在乡情、乡音之中。一曲琵琶独奏《十里埋伏》,令人回肠荡气、悲愤激昂,也仿佛使丁肇中又回到当年诺贝尔奖颁奖的领奖台上。那时,他作为炎黄子孙自豪地走上世界科学巅峰的殿堂,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尊严,他拒绝用英语发表演讲,而坚持用母语汉语展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时光伴随着泉水悄悄地流过,整个演出过程中丁肇中始终是兴致勃勃地观看和倾听。悠扬的音乐、熟悉的乡音,不时激起丁肇中教授鼓掌称好。演出间隙,他还不时地和陪同的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等交谈、交流,脸上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人们发现,这位著名科学家不但深谙科学之道,对艺术也有很高的欣赏力。

  丁教授此次山东之行,将参加山东大学举办的ASM项目学术座谈会,还将为山东大学的师生做题为《我所经历的试验物理》的学术演讲。在山东期间,他还将再一次回故里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涛雒二村,并将到母亲的出生地山东海阳县,拜望乡亲,重温乡情。(完)

 
编辑:张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