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找油并非豪赌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走向成熟

2005年06月23日 14:06

  中新网6月23日电 今日出版的《中华工商时报》今日刊载评论指出,中海油正式宣布巨额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如果中海油最终竞购成功,这起交易将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成功与否,中海油的收购都将为中国企业带来很多更加成熟的国际化经验。

  文章指出,中海油从今年1月初报出竞购优尼科意向,到现在拿出最终竞价,其间过程一波三折。从“中海油拟出资13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到“中海油内部分歧加深、收购优尼科计划受阻”;从“雪佛龙将以18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到“中海油考虑还盘雪佛龙竞购优尼科”;从“中海油非执行董事再审竞购优尼科”到“中海油独董可能批准竞购优尼科”;从“中海油拟竞购优尼科引发美国要求调查”再到“中海油正式决定竞购优尼科”。

  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由45美元飙升到了接近60美元的水平,而中海油隶属国有企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的身份也让事情变得别有趣味:到底是接受母公司财政支持完成中国石油战略任务,还是以上市公司身份完全市场化参与竞购,可谓众说纷纭。

  不过,仅从中海油复杂的收购过程来看,它并没有做到国际大并购过程中所需要的果断的决断能力。并购与否难定,并购价格难料,由于身份特殊,中海油难以以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决策。公司的商业谈判、董事会决议可以反应迅速,但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过程却难以快捷。

  文章援引了解审批程序者的话说,从并购计划的报告上交到相关审批部门,到最后的审批结果下发,最快也需要1个半月时间。因此,审批程序的拖延有可能让最好的并购时机一错再错。这种情形的出现,会让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不断落后于竞争对手。中海油作为中国第三大石油企业、中国最好的市场化国有企业尚且如此,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今后更多国有企业的海外之路也会是如此。

  中海油正式确认竞购优尼科,只是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最终结果如何还值得期待。中海油的竞争对手雪佛龙依然表示对优尼科志在必得。一场中国企业参与的最令人关注的收购战还在继续。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轻言失败,因为即使竞购不成功,也不意味着失败。

 
编辑:姚笛】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