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称郑和并非客死他乡 而是航海归国故于南京

2005年07月06日 14:11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南京晨报报道,“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应该是活着回来的,最终死在南京,而并非在海上。”在昨天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上,浙江省平湖市史志办的蒋苍苍语出惊人。

  郑和七下西洋活着回来

  蒋苍苍告诉记者,1982年,郑鹤声、郑一钧两位先生根据从明代古籍中的资料,提出了郑和1433年4月在归国途中死于印度古里的观点被学界广泛接受,《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纳了此观点,2002年版的《辞海》也说“郑和……死于最后一次下西洋归国途中,归葬南京牛首山。”

  但2002年浙江平湖市在维修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初的无量宝塔时,在塔顶发现了用金粉手写的《妙法莲华经》,被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考证为郑和遗物,《妙法莲华经》7万多文字用精细的金粉手写,笔迹细腻,不可能在船上颠簸中完成,可能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回国后组织人书写的。

  塔名题写是郑和本人?

  同时《妙法莲华经》卷首画像中的“真身舍利无量宝塔”8个字应是郑和亲笔所写。蒋苍苍称,专家们在察看经卷实物时,还发现塔名碑碑文“真身舍利无量宝塔”8个字与全卷其他文字在书写上有明显区别。特别是“宝塔”两字,竟压扁了挤在一起。为什么邀请一个书写水平较差的人来题写塔名?蒋苍苍表示,写这塔名应是一位与这经卷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人物,最合理的推断应该是郑和本人,因为制作金粉手书《妙法莲华经》的目的是为病中的郑和祈寿。

  郑和很可能死在南京

  对于郑和“卒于古里”之说,蒋苍苍从家谱资料、人物身份地位、崇佛趣向、称呼等四个方面提出反驳意见,认为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是活着回来的,但随从郑和的太监中,有一位也姓郑的死于印度古里。由于有病,郑和回到南京时不会张扬,不久去世。根据《妙法莲华经》经卷的抄写完成时间,蒋苍苍大胆地提出了郑和是在“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到国内后,明宣德九年秋冬(也就是1434年末或1435年初)病故于南京”的新观点。对此,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季士家认为,《妙法莲华经》的发现为郑和卒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也有专家认为,光凭一卷经卷来断定太过武断,还要再经过科学、严密的考证。

 
编辑:贾靖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