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闻中心|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科 教|时 尚|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城|供稿|产经资讯|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学生今天的实习是明天饭碗?

2005年08月05日 15:26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即使公司不提供任何薪酬,很多学生也愿意为一个可贵的锻炼机会倒贴路费住宿费,甚至花钱寻求合适的实习项目

  ★文/潘小燕

  注重生产力的美国公司青睐经验、不迷信成绩,一份全优成绩单作用有限,倒是实习给毕业生谋职提供了更多可能。

  对许多学生来说,最理想的是在自己早就心有所属的公司实习,并通过优异表现毕业后顺利转为雇员。即使实习单位因种种原因无意招新人,在行业领先的大公司实习的经历和一份该公司主管强有力的推荐信依然能使其他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眼前一亮。

  对美国大学来说,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饭碗,可能危及学校将来的生源。无论从让学生学以致用的角度,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学校多主动和对口行业挂钩,为学生实习乃至求职牵线搭桥。一般来说,美国本科教育的三年级和硕士教育的二年级起,确定学生已经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就允许并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多数情况下,学生在修课同时,每周将20小时左右时间用于实习。实习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9个月甚至一至两年。实习可以和修课一样计算学分。

  美国的知识型产业居多,“人才就是生产力”是很多用人单位的共识。美国政府乃至各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多乐于把实习生看作潜在资源,将实习看作宝贵的人员考察机会以评估实习生成为正式员工的可能性。

  他们多乐意为学生实习报销部分交通或住宿费,或按工作小时付薪。公司认为付酬促使雇主更好地利用实习生资源,也使他们有充分理由要求实习生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在初级职位的聘用上,公司多会倾向于曾在本公司实习过的候选者。所以对许多美国学生来说,校内的就业市场是很好的谋职途径。一旦和心仪的公司达成实习意向,就离求职近了一步。

  即使和谋职毫不相关,实习作为有价值的岗位培训依然被学生所青睐。即使公司不提供任何薪酬,很多学生也愿意为一个可贵的锻炼机会倒贴路费住宿费,甚至花钱寻求合适的实习项目。一些实习中介也由此而生,以为学生安排实习作为生财之道。一个名为“华盛顿实习项目”的公司专门为院校学生安排在首都华盛顿的实习,已将其学生客户安排到了国会图书馆、美国商会、美国财政部、NBC电视台等各部门和公司机构。其网页首页便是一张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和该公司介绍到白宫的实习生的合影。学生须交纳3040美元以享受从简历润色到实习安排的一系列服务。公司安排专门导师负责整个实习项目的衔接,确保实习效果。这种实习机会的取得初看颇有商业味,操作上也更像收费的职业培训,但学生对此并不反感,用人单位也比较信赖经其筛选的实习生。

  当今天的实习和明天的饭碗多多少少挂上了钩,实习就可能成为一场压力颇大的同学竞争。一位加州伯克利新闻学院校友回忆和其他两位同学在《纽约时报》的实习经历时说:“我们都竭力在超负荷工作中证明自己,当然有人做得更‘出色’些,根本没时间搭理自己的同学,倒是经常请编辑喝酒宵夜。”她所指的请编辑喝酒的,便是后来因剽窃和捏造新闻而引起《纽约时报》高层地震的杰森·布莱尔。布莱尔曾将自己的错失归咎于《纽约时报》巨大的工作压力,似乎尚有几分真实,其实这种生存竞争的压力早在实习中就存在了。(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就读于纽约Syracuse大学传播学院)

 
编辑:贾靖峰】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