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闻中心|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科 教|时 尚|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城|供稿|产经资讯|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美国“发现”号“复飞之旅”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

2005年08月09日 21:41


“发现号”奋起升空

  8月9日,经历14天太空之旅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地球上亿万人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而对于美国宇航局来说,航天飞机“复飞之旅”幸运成功,尽管表明了它继续从事载人航天探索的决心和实力,却也暴露出航天飞机的困境并未改善。

  “发现”号此次任务,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首航。为了让“哥伦比亚”号的悲剧不再重演,美宇航局在两年多里投资30多亿美元、从6个方面改善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而“发现”号的这次飞行任务之一就是要检验这些改进措施,证明航天飞机依旧适合承担太空探索使命。

  然而“发现”号险情迭出的太空旅程表明,耗费巨资的改进工程并未显著提高航天飞机的安全性。

  7月13日“发现”号首次试图发射,就因为液氢燃料传感器的故障而在最后关头推迟,美宇航局的工程师队伍直到真正发射之前,还没有把握彻底解决问题。而7月26日发射时,“发现”号的绝热泡沫材料和绝热瓦又出现脱落,其中的一块绝热泡沫材料重近400克,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在事后承认,航天飞机未受损伤“实在幸运”。

  随着“发现”号在轨道上运行,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一是机腹部伸出的两块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使宇航员要进行太空维修才能解决;二是机头部位舷窗下的绝热材料松动,使宇航局要召集空气动力学家验证其是否会危及着陆过程。直到最后,“发现”号能否安全着陆还是悬念。

  太空中的“发现”号频频遇险,迫使美宇航局再次推迟了此后的航天飞机发射,也使公众产生了焦虑和质疑。《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等媒体,近日来接连发表文章说,许多美国人已经不敢观看“发现”号此行特别是着陆阶段的电视直播。民意测验也显示,更多人正对宇航局维持航天飞机的努力失去信心。航天史学家霍华德-麦柯迪说,这“对美国的信心是一个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美宇航局一方面开始对“发现”号维护改进工程进行调查,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先后透露了它未来载人航天器的设想和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有分析家认为,这是美宇航局在缓和公众批评、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美国国会已经批准在2010年让所有3架航天飞机退役。而美宇航局设想的下一代“载人探索航天器”安装在运载火箭顶端、更接近于宇宙飞船,同时也沿用航天飞机的部分系统。这表明,未来的美国载人航天将扬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追求“大而全”的航天飞机设计思想。

  可以说,“发现”号这次“复飞之旅”标志着服役20多年、共飞行100多次的航天飞机,将逐渐告别世界载人航天的舞台。(来源:新华网,作者:陈勇)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发现号”终于冒险凯旋 美国直播现场掌声四起
·“发现”号女机长柯林斯:我们很高兴回到地球
·“发现”号航天飞机已在加州爱德华基地成功着陆
·“发现”号太空之旅回放 14天太空之旅牵动人心
  相关专题:“发现”号回家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