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闻中心|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科 教|时 尚|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城|供稿|产经资讯|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家电“能效标识”大限将至 业内谨防标识成浮夸

2005年08月23日 11:00


    8月23日,在山东聊城国美电器商店里,新上市的格力空调都贴上了“能效标识”。据悉,自2005年9月1日后,没有加贴“能效标识”的空调、冰箱,将不得上市销售。作者:冯磊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8月23日电 《北京青年报》今日撰文指出,9月1日,家电能效标识的“大限”将至,没有加贴能效标识的空调、冰箱将不得上市销售。这一由能效标识主导的新规则,能否引领家电行业走上健康节能的“康庄大道”?

  能效标识的推广,会不会造成空调、冰箱行业的“能效浮夸风”?这已经成为业界的担忧。推行标识能否成功,落脚点在于生产企业的可信性和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新标准的实施,采用的是“企业自我声明+备案+市场监管”的模式,是企业根据已经公布的能效标准,产品达到哪一级,生产企业就在标识上贴上哪一级。不少消费者对这一全新的认证模式持有怀疑态度。

  首先,空调企业的能效比检测是由企业自检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为某些企业投机取巧埋下了隐患。

  其次,各个地方的质检部门监督性质多为临时抽查,能否有效监督尚难预料。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统计,截至8月16日,共有家用电冰箱生产企业58家、1235个型号,房间空气调节器生产企业56家、2532个型号,总计100多家企业、3767个型号的产品进行了能源效率标识的备案工作。但同时,包括顺德美的冰箱有限公司、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等10多家家用电冰箱生产企业和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空调企业迟迟未进行能源效率标识的备案。中国家电协会对能效标识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表示出了技术层面的担忧。

  这几年空调市场低价竞争,如果空调的关键部件技术暂时不能提高,一味盲目追求空调高能效比,必然会导致一些企业以牺牲冷却、除湿等使用性能或者增加原材料的大量消耗,这样的“高能效”不但不利于节能,而且对行业发展也是一种损害。(记者 肖敏 令伟家)

 
编辑:王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