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闻中心|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科 教|时 尚|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城|供稿|产经资讯|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洞庭湖鱼类种群退化重 专家呼吁保护生态环境

2005年08月23日 11:37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湖南日报报道,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昨日公布的湖区渔业资源监测结果表明:洞庭湖的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资源锐减,呈现出低值化、低龄化、小型化趋势。

  湖南省依托8个渔业环境监测站,连续多年对洞庭湖渔业资源实行监测。对比近几年来的监测结果,明显反映出鱼类种群的退化趋势。“四大家鱼”等半洄游性鱼类在捕捞量中所占比例从30%降至10%,定居性小型野杂鱼类升至80%左右,反映出洞庭湖渔业资源的经济价值下降。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白鳍豚、胭脂鱼、鳗鱼等重要保护物种已难觅踪迹,反映出水体生物多样性下降。此外,主要经济鱼类趋于低龄化、小型化,当年幼鱼已成为主要捕捞对象,鱼类补充群体受到破坏,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遭受严重威胁。

  专家分析,湖区鱼类种群变化,一方面是因为过量捕捞,泥沙淤积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水域污染、工程建设等人为侵害的因素,使这些珍贵的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洞庭湖中“四大家鱼”等洄游性鱼类资源的补充依赖于长江与湘、资、沅、澧四水,这些河流兴建河坝,忽视了配套鱼类洄游通道。沿湖城镇密集,企业众多,年废水排放量大,加上对芦苇、杨树杀虫遗留的药物污染,定居性鱼类产卵场被损毁。

  渔业专家呼吁,有关各方面要共同努力,为湖区鱼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湖区工程建筑要搞好环境评估,建设鱼道;严禁沿湖城镇和企业超标准排污。沿湖各地要在渔业部门指导下,搞好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确保三湘母亲湖生生不息。(张尚武 汪旭光)

 
编辑:巫峰】
:::相 关 报 道:::
·水位上涨逾亿田鼠扑向农田 洞庭湖畔人鼠大战(图)
·中挪牵手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
·洞庭湖突发近十年来最大鼠害 专家急赴“会诊”
·社会广角:专家调查组“把脉”洞庭湖生态环境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