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心总是飘着的” 留在拉萨的援藏干部的第二代

2005年09月15日 14:06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当年援藏干部的孩子们,有些选择了离开,但仍有不少人留在了那里

  从称呼上来说,所谓援藏干部是指1994年7月中共中央第三次工作会议决定的、每三年派出一批的援助西藏工作的干部。而实际上,从1950年解放军第十八军进驻西藏后,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西藏,被认为是事实上的第一代援藏干部。

  甘韵琦,西藏电台《走进西藏》节目的主播,是18军援藏干部的后代,这位看上去没有藏族姑娘肤色的DJ,已经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西藏。

  当初,7岁的甘韵琦被父母接到西藏时,她并不适应西藏的生活,老是头疼。

  为了孩子,许多父母只能在成都找一个保姆,租间房子,定期把生活费寄去。这在当时的援藏干部家庭里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但这样效果并不好,有很多保姆将生活费拿去补贴自己的家用,孩子并没得到悉心照料。

  后来政府在成都成立了援藏干部的子弟学校,将这些小孩统一到一起照料。在这个学校内,孩子的年龄跨度很大,大的十多岁,小的只有一岁多。当时,有的父母匆匆忙忙分别把很小的孩子托付给不同的保育员照看,一些孩子之间竟然互相不知道这个学校里还有自己的兄弟或姐妹。由于孩子放在这里时太小,曾发生了家长在孩子稍微长大后抱错的情况。

  后来,这批孩子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留在了西藏。

  1987年,甘韵琦考上了西藏大学,在大学入学体检中,很长时间都有高原反应的甘韵琦被查出心跳120次/分钟,大学老师一度坚持不录取她。

  好在西藏的公职人员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假期,所以,甘韵琦能够回内地调剂生活。“现在心总是飘着的,在老家,我们被当成西藏人;在藏人眼里,我们是内地人。” 甘韵琦很无奈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她的这种感觉,在援藏干部后代中很普遍。宋立也是援藏干部的第二代,1966年出生的他,也在成都一直由保姆带到5岁。198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第一次以高考的方式向西藏地区招收学生,英语好的宋立顺利考取。其实毕业以后,宋立并不是一定要选择回到西藏,但1987年西藏刚刚开始兴起的旅游业吸引了宋立——1986年,一支美国登山队进入西藏,准备攀登珠穆朗玛峰。按照美国人的要求,他们希望找一位英语好、身体好的导游与他们同行。正在过暑假的宋立进驻了5600米的珠峰大本营。选中宋立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从小在西藏长大,身体没问题;二是他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是西藏不多的精通英语的人才。这也许是上世纪70年代末西藏门户开放后,最年轻的导游来陪同珠峰登山队。3个月艰苦经历,让宋立登上了喜马拉雅山7000米的高度,也让宋立初品了在最接近天空的土地上当导游的滋味。

  就这样,宋立毕业后成为西藏第一代导游。

  宋立承袭了父辈们的辛苦。他说,那时候旅游条件很差,从机场到拉萨城就要在车上颠一天,车轮胎经常会弹起石子砸玻璃,带团出去常常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因为在路上没有饭店,要带上冷餐盒和干粮,往往几百公里都见不到加油站。

  现在宋立已经是西藏假日国际旅行社外联部的负责人了。

  宋立父母退休后生活在郑州,这对曾跟随18军边修路边进藏的夫妻常常对着宋立自责:“你一直在那呆着都是我们造成的。”但宋立常常安慰父母说:“现在这里和当年大不一样了,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有时候我也有不平衡,但是想想,我走的是一条父母走过的路,西藏也给了我很多东西。”宋立对记者说。而甘韵琦则说,每次从内地回来,一看见西藏的蓝天白云,她就特别有归属感。

  (感谢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张小平,西藏自治区区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庄劲松,西藏电视台多吉等对此组文章的帮助)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唐磊 李径宇)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