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美财经官员先后访华 全面对华经济政策正在形成

2005年10月18日 14:00

  中新网10月18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写到,十月,中国的“黄金周”长假刚刚结束,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副部长亚当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杰夫里等陆续来到中国,开始了被媒体称为“调查之旅”的中国之行,此行的重头戏将是在北京举行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在北京举行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引人关注,焦点不只在于此次会议所要讨论的全球经济发展、贸易自由化、移民等问题,更为重要的将是随后上演的中美交锋。被一些美国媒体称为“调查之旅”的斯诺此行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美国媒体报道,斯诺率领的代表团所搜集的信息,将被用在财政部向国会提交的“中国是否是货币操纵国”的报告中,该报告最终将决定国会对中国是否进行制裁。其实,美国政府十分清晰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原本一直抵制施压人民币升值。如今,附和国会再次向中国施压。英国《金融时报》曾作如是评论:在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斯诺并非可以操控局面的街头手风琴卖艺者,他不过是表演的猴子。然而,他准确反映了目前在美国政坛甚嚣尘上的“敲打中国”论,这不禁使人痛苦地回忆起过去几十年的“敲打日本”论。二战以来,本届美国政府可以说是在财政上最不负责任的。身为财政部长,斯诺应该对美国的债权国心存感激,而不应该以怨报德。

  斯诺此行有“三大使命”:一是敦促中国在汇率制度方面显示更大的弹性,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升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斯诺在10月6日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回答联邦参议员舒默的质询时说,“现在是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限制的时候”;二是敦促中国在缩小中美两国贸易赤字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放弃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今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产品的贸易赤字上涨了12%,达到310亿美元。美国全国制造业者联合会在10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应当对所增长的赤字中的77%负责;三是敦促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体系,以便外国银行更加自由地进入中国。

  今年5月,布什总统已清楚表明,中美关系是一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复杂的双边关系。此后,数位美国政要在讲话中暗示,美国正在调整对华战略,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全方位的对华战略正在酝酿之中。美国财政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部长亚当斯认为,和中国接触时,是从整体观点出发,而不只是某一个具体方面。因此,斯诺的“三大使命”预示着美国正在酝酿一项全面的对华经济政策,而后者又可看成是调整中的新的对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商务部预计,2005年前8个月的出口比2004年增加30%,贸易顺差为602亿美元,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达900亿~1000亿美元,是2004年的3倍。迅速增加的贸易顺差额会加剧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因此,如若美国“吾意已决”,那么中国承受的压力将加速增大,经济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势在必行。

  中国的政策选择:一是将更大份额的顺差资金转至美国,加大购买美国国债的力度,继续帮助美国维持低利率,维持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维持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但是,美国政界似乎并未因此对中国心存感激,而且美国的利率在不断调高,更没有感激中国的必要;反而认为,低利率使美国消费者购买更多中国产品,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二是有必要重新分析人民币的价值,而后再作适当调整,但只是权宜之计。三是调整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央行行长周小川稍早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已称,减少贸易顺差的最佳途径是鼓励内需。国际媒体将此看作是中国经济与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调整的信号。(江涌)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