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现代文学馆设灵堂悼巴金:他在文学的殿堂中永生

2005年10月18日 19:49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八日电 题: 他在文学的殿堂中永生

  ——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灵堂沉痛悼念巴金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北京朝阳区的文学馆路上,依然车来车往。只是今天经过这条路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往路边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多看两眼。“沉痛悼念巴金主席”的横幅告诉人们,“鲁郭茅、巴老曹”中的最后一位文学巨匠离我们远去了。

  门口,几个身穿校服的小学生正在小声朗读文学馆门口巴金的寄语:“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礼堂内,哀乐声中,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鲁迅文学院等单位和王蒙、陈建功、蒋子龙、叶辛、王安忆、铁凝、池莉、张贤亮、张抗抗、叶文玲、舒婷等知名作家敬献的几十个花圈摆放在两旁。

  正中央,巴金老人依然对大家慈祥地笑着,大黑边眼镜后面的眼镜依然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陪伴他的还有儿女的哀挽:“爸爸安息!”左边“一九零四”,右边“二00五”,不仅昭示着作家的生辰,还反映着这位世纪老人走过的辉煌历程,留给国人的不朽文章和人格魅力。

  巴金与现代文学馆紧密相连,一九八一年他就公开倡议建立现代文学馆。十一年前巴金又和冰心一同呼吁倡建中国现代文学馆新舍。他说建设现代文学馆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这比写五本、十本创作回忆录还重要。其间,巴金先生还曾致信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呼吁社会各界,为文学奔走操劳。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党中央关怀下筹建的一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

  据了解,巴金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书籍七千七百多册,稿费约二十五万。现在馆内共有藏品三十万件、五十五个作家文库,真正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宝库。

  据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助理王治训介绍,昨天晚上七点半得到巴金离开的消息后,从八点到今天凌晨三点,共有三四十人一直在布置灵堂。今天早上八点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有人来悼念。

  中国作协对外联络部副主任、曾经担任过巴老外事秘书的陈喜儒,面向巴老深深鞠躬,久久不起。“我非常敬仰巴老,从心里尊重他,不是因为他是作协主席,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存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来了。他说他是听广播知道消息的,巴老是他最尊敬的作家。

  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们来了。这里是他们的实习基地,也是他们寄托哀思的最好地方。“我们小时候就学习巴金的作品,我读过巴老所有的文集,《家》、《春》、《秋》让我热血沸腾,《随想录》让我理性地反思自己。”一位大学生这样说。

  门口的留言本上,写满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怀念和尊敬。“真实的一生,讲真话的人。”“人民作家爱人民,人民爱人民作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治训说,对于巴老的离开我们是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巴老卧床四年来,现代文学馆一直有工作人员在他身边。虽然巴老不能讲话,但是神志一直清醒,能用点头、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意思。

  据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现代文学馆从今天起将连续三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全天接受广大民众对巴老的悼念。他为文学馆题写的馆名,留下的手模、文库和散步沉思状的青铜雕像,也将永远铭记在观众的心中。

 
编辑:李淑国】
  相关专题: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逝世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