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法记者重走滇越铁路:滇池之滨要建风情公园

2005年11月18日 11:37

  中新社昆明十一月十八日电(记者 王林)十一月九日,一支由三十余名中法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踏上滇越铁路,在云南境内四百六十五公里的铁路沿线进行了近十天的采访。

  这条建成于一九一0年,至今仍在通车的铁路轨距为一米,比现在中国国内通行的标准轨距窄了四十三点五厘米。但并不影响它的卓尔不群。在不到五百公里长的距离内,这条钢铁巨龙跨越了金沙江、珠江与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了温带、热带半湿润和热带雨林三大气候带;在海拔高差近两千米的铁路线上,平均一千米就有一座桥涵,三千米就有一个隧洞;这条铁路还跨越了有十二个民族聚居的云南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这片大地上新兴的城镇和至今还十分落后的村寨。

  滇越铁路荟萃着的壮美雄奇的自然景观、浩大杰出的工程奇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奇观,令中法记者采访团的成员惊叹不已。就在记者们握着笔,拿着镜头记录这一切的同时,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一个名为“滇越铁路国际风情主题公园”的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据说该项目将引进外资五千万美元,计划利用七百亩土地,将主题公园打造成中国西部的“迪斯尼”。

  为探究竟,记者日前专访了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范立义。

  记者:你们何时有了这个想法?

  范立义:其实,打造一个或两三个主题公园,从度假区成立之日起就在我们的考量和努力之中。

  一九九二年十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滇池度假区。十三年时间,我们成功地打造出云南民族村、红塔体育中心,滇池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度假精品。

  近年来,云南省提出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以及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围绕这个发展目标,结合度假区实际,我们认为现在启动这个项目正逢其时。

  记者:我们知道,滇越铁路的载货列车至今仍在运营,它还“活着”,你们的“滇越铁路”还有建设必要吗?

  范立义:这是两个概念。那条“活着”的铁路因为安全等原因,几年前停止了客运。但这不意味着情况以后一直如此。我们似乎可以设想和期待,有一天,这条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铁路会像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奥地利梅赛林铁路一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重新开动以游客为主的观光列车。

  我们选择和建设的“滇越铁路”,也许会有些怀旧情绪,也许会陈列一些历史遗存,但绝对不是“滇越铁路博物馆。”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体现当代娱乐精神和高科技水平的快乐之园,一个中国西部的“迪斯尼”。比如,我们计划中,这条铁路甚至会延伸成“泛亚铁路”,沿途包括“中国、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七个国家。置身这些“国家站点”,你的体验可能超出想象。

  这两条“铁路”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为云南的旅游业注入活力。

  记者:可以透露项目进展情况吗?完成时间?有什么难度?

  范立义:今年六月,中国北方一家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和我们签约。目前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如果一切顺利,应该不会超过五年完成这个项目。

  困扰我们的不是这个项目本身,是度假区的今后。

  度假区成立十多年,共引进企业及项目二百多个,项目总投资达七十亿元人民币,已初步形成了体验云南民族文化风情和高原体训、康体休闲的两大特色品牌。度假区的地位、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在中国十二个国家级度假区中名列前茅。但土地存量有限的制约,海内外游客消费观念改变带来的挑战等等,就需要我们在“提升”上下功夫。要思考和探索在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方式的创新、开发模式创新、开发思路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突破。(完)

 
编辑:张磊】
  相关专题:中法记者联合重走滇越铁路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