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怀揣梦想改变现行教育弊端 中国文人的书院情结

2005年11月24日 10:3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2005年5月,传统文化保护者、作家冯骥才为天津大学新设的文学研究院提名“北洋书院”;2005年6月,作家陈忠实在陕西创办白鹿书院;2005年9月,复旦大学新生打乱系别入住以四位老校长字号命名的“四大书院”接受人文熏陶;眼下,各地正在恢复功能或筹备新建中的书院确知的有:四川大学尊经书院(川大的前身)、锦江书院、长白山长白书院、珠海平和书院。

  加上2003年山东作家张炜在山东龙口市海滨建的万松浦书院、起于1996年的蒋庆的阳明精舍、原有的岳麓书院、中国文化书院,以及网上数不胜数的各种号称某某书院的文学、文化网站,中国当代“文人士大夫”正在以书院的名义默契集结。

  儒家的矢志向往

  书院在一般文人眼里和儒学者眼里有很大的不同。蒋庆从不把书院看做学校:“学校传播的是知识,书院传播的是价值,即所谓道。”他进一步解释:西方,知识和价值是两个体系里的东西,是分开传授的。

  蒋庆为什么要在那个偏僻艰苦的地方建书院?一说是标志“学在深山,道在民间”,二说是意在衔续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王阳明的精神,三说是出于对儒学复兴的绝望而存种子,以使“火尽薪传,身死无恨”。

  “要是我,绝对不会建在那儿的,我肯定建在中关村。”政治儒学者康晓光对本刊表达了他对未来书院的惊人向往:未来的书院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精英书院,是人文学者交流切磋进一步提高思想力的地方。二是草根书院,是由一部分专职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仅次于政府的综合性社区公共服务组织,附带教化功能。

  “书院不是研究所、大学、图书馆、博物馆,书院应该成为社会自治的中心。”

  同时,书院应该有相当大的规模,并通过面对社会的收费性服务、会员费用和财政拨款来实现持续运转。

  改变现行教育弊端

  除了儒学者,一般人通常把书院看作古代的大学。如是,教育自然是眼下书院的另一个企图。

  早在1998年时,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就曾和几个朋友谋划在北京近郊建一所书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建成。“当时有人想办大学,有人想办民间的图书馆,总的来说就是一些模糊的办教育的想法,想既恢复传统又能与现代教育体制衔接。”

  和刘苏里一样,很多人对古代书院的美好念想,实际是出于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反感甚至绝望。

  中国近代废书院兴学堂后,最初引进的是比较注重系统知识和记忆的德国赫尔巴特体系。五四以后,中国教育在学制上学美国,而教育理念上仍是德式。解放后前苏联凯洛夫的课程理论对中国也造成一些影响。之后由高考而引发的一系列中国教育的特殊情况,以及50年代到70年代末政治运动中对教师地位的一再贬低,导致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很怪异,既不是中国传统的,也不是西方现代的。”江西教育学者李才栋如是说。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许平对本刊讲述了书院因素加入复旦教改的过程。最初,复旦是效仿耶鲁大学的住宿学院和文理课程筹备教改,在收集资料时发现了中国书院。于是考虑以书院文化来反对现在教育中学生的功利性倾向,并对学生进行人文传统的熏陶。许平为此去岳麓书院考察,还在那儿买了《中国书院楹联》一书,从中挑选制作了四副楹联悬挂在复旦“四大书院”的门口。

  民间的学术声音

  “理想的书院创办人应该是有思想力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人。装了一脑子死知识的人多了。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是最好的人选。我并不合格,但我宁可一边做一边寻找更合格的人。”万松浦书院的创始人,山东作家张炜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并不是所有办书院的人都想做教育。对张炜来说,背靠万亩松林,面朝万顷碧波的万松浦书院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言语,如同他以前发表过的反对全球化的激烈言辞。

  陈忠实的白鹿书院也是以民间学术为主要目标的。据说,白鹿书院拟与陕西乃至西北几所文科领先的名牌大学联手,共同进行学术研究;与国内外文学界、学术界进行高层对话,成为“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日前白鹿书院进行的“黄河论剑”,就是这种对话的初步实践。

  作家李锐在参加万松浦书院的一次研讨时曾说:“如果在书院里能够有真正的问题提出来,能够有真正的对于问题的严肃回答产生出来,她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传统文化的符号

  原创文学网站“清韵书院”的LOGO,是古代书院的一领屋檐。1998年创办的清韵书院目前是网上最著名的几个文学原创阵地之一。网站的创始人邓艳(网名温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创办网站的初衷,是“想把中国传统文化搬到网上来,给有此爱好的人一个交流思想的场所。”邓艳介绍说,网站刚创建时大部分用户都是海外华人,现在海内的ID也有一半之多。在邓艳这儿,书院,只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它的出现会营造一种气氛,这与学术无关。

  实际上,冯骥才的“北洋书院”,也只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研究院中一个报告厅的别称,如同复旦“四大书院”上的牌匾、楹联、楼内的字画,“书院”这个字眼所透露的传统文化的信息,使许多人觉得非常合乎身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红蓓】

 
编辑:张磊】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