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部分省份采取行动赋予农民工"产业工人"待遇(2)

2006年02月02日 18:12


资料图片: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农民工。作者:张和平

  这次会议还特别指出,各地要采取具体的行动和措施,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工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将其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纳入所务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向其提供相关公共服务,保障其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

  徐汉祥是来自偏远农村的一名进城务工者,他被推选为工会主席,以前工会主席通常只能由企业正式工人或管理者担任。半个月前,徐汉祥还和另外一名农民工沈厚平,作为375万在沪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列席了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创外来民工参加上海最高立法机关会议的先河。

  复旦大学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专家浦兴祖说,“开始邀请农民工以非农民的身份列席人大会议,是对其产业工人地位和待遇的事实性承认之一。”

  在农民工聚集数量最多的沿海发达省市,当地政府已开始为农民工建立最低工资、医疗和养老保险、子女就学等各项制度保障。例如,上海已有200多万农民工参加“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在江苏省的许多企业,农民工都像本地人一样参加“五险”。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章一中说,全市公办学校的大门对所有人敞开,目前已有90%以上的农民工的孩子在公办学校读书。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产业的调整,大批城市产业工人被分流到其他行业。以上海为例,最多时曾拥有144万国企城市产业工人,目前,已锐减到不足20万人。

  上海市社科院专家陆晓文说,随着旧有户籍制度的最终打破,阻碍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壁垒也将被彻底清除,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会更加便利和自由。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着手进行户籍改革试点。

  他说:“进城的亿万农民工事实上已成为补充传统产业工人大军的重要力量,给予他们正式的产业工人身份和待遇关系全局,是不可逆阻的历史趋势。”(来源:新华网;记者季明 郭奔胜 王建华)

[上一页]  [1]  [2]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