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两会人物:“十届元老”见证人大制度发展历程

2006年03月05日 09:14

  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 题:“十届元老”见证中国人大制度发展历程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今天上午,当申纪兰一步步迈上人民大会堂的三十九级台阶,她仍然清晰地记得,五十二年前,她骑着毛驴从村里走到县城,然后转乘卡车、火车,走进了中南海。那一年,她二十五岁,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五十多年过去了,申纪兰成为中国唯一一位参加过第一届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们称她“十届元老”,她用半生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今年,她七十七岁。

  一身蓝色的旧式西装,脚上一双黑色的自制布鞋,来北京开会的申纪兰保持着多年来的一贯装束。本已灰白的头发在染过之后仍乌黑浓密,但岁月的变迁已在她的脸上刻满了皱纹。

  第一次参加人大会议时,她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别人告诉她选票上毛主席的名字,她就在后面的方框里画圈。现在的她,可以轻松地读书看报,可以和记者大谈企业管理。“参政议政,没文化是不行的。就好比劳模如果不劳动,还当甚劳模?”

  这位五十年代的老劳模,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不再下地劳动了,但她以自己的名字注册成立的“纪兰产业股份公司”,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五十年代,申纪兰的西沟村梦想着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山上绿油油,牛羊溜山沟,走路不小心,苹果碰碰头。今天,她用另一则顺口溜来描绘现在的西沟村:栽上树,修好路,搞好农业吃饱肚,乡镇企业迈大步。

  回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走过的五十多年,她感受最深的变化是,“代表们的文化程度和参政水平越来越高”。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九成受过高等教育,其中一千多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现在的会期不断缩短,但需要审议的事项越来越多,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多,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说起一届又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申纪兰的一口山西话滔滔不绝。

  当年,申纪兰带领姐妹们冲破“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县”的陋习,扛起锄头上山劳动,成为中国农村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人。今年,她最关心的还是农村问题,带来了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科学种田的建设。她很自豪自己能代表几亿农民,为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说话,她觉得担子很重。

 
编辑:陶光雄】
 
专题网站:2006中国"两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