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春到兰州:扎着领带"吼"秦腔 三个女人"一台戏"

2006年03月06日 16:22

  中新网兰州三月六日电 题:春来兰州满眼“戏”

                        作者 赵志锋

  春风驱走丝丝凉意,明媚春光乍泄金城。沉默数月的兰州黄河风情线,也如春汛渐涨的古老黄河,泛起片片“涟漪”。而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草根族”们热捧的“草根戏”。

            扎着领带“吼”秦腔

  庄严的戏台、华丽的衣服、喧天的锣鼓、逼真的道具……提及秦腔,戏迷们便会浮想联翩。然而,兰州“草根一族”却穿着西服、扎着领带,面向黄河,放声高吼。

  午后,在古老黄河渡口凉亭里,正上演着《华亭相会》。凉亭四围被挤的水泄不通,外围人踮起脚翘首张望,有的甚至爬上附近的树,而孩子们则乐呵呵地骑在大人的肩上看热闹……

  记者挤进人群,凭身高优势,终探望到人群中的表演。在凉亭的中央,一约莫四十岁的男子,穿着西服,扎着领带,正和一三十岁女子对唱,突然男子单膝跪倒于地,引爆高潮,掌声淹没了人群的笑声。

             三个女人“一台戏”

  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二十、三十、四十》,是一部幽默诙谐又感人肺腑的电影,探讨女性的爱与梦想。而在此间兰州黄河风情线上,也上演了新版《二十、三十、四十》,只不过她们是在表演黄梅戏。

  二十岁女子身着红色运动衣,双手合十,意为被烤,苦苦哀求,而身边三十余女子却并不理睬,押送并厉声呵斥着。她们唱腔略带当地方言,但也因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亲切动人,特色独具。

  一知情者道,该“三女子组合”每逢周日都会来此表演,而所演曲目大都表现农村题材,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等,在当地也算“明星”。

  最美莫过“夕阳红”

  在安宁区崔家庄一空地上,只要天公作美,一群老人都会定时聚会于此,吹拉弹唱。附近居民亲切地称其为“夕阳红艺苑”,一有空余,便前来呐喊助兴。

  “别看我们有些老土,但吹拉弹唱却样样精通。”艺人崔老汉介绍,他们表演的主要是现在已鲜有人唱、但却曾经广泛流行于甘肃的兰州小曲、兰州鼓子、河州贤孝、凉州贤孝等唱曲。

  一阿姨告诉记者,这也算为戏曲艺术做点贡献。而一大叔则略显激动:“我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发扬传统唱曲,也算是‘老有所乐’,夕阳余辉嘛!”(完)

 
编辑:陶光雄】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