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敦煌地下水超采严重生态恶化 将危及莫高窟保护

2006年04月28日 06:56

  中新社兰州四月二十七日电 (任聚生 李茂锦 张晓亮)由于地表水相继断流,地下水超量开采,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严重资源性缺水,生态恶化加剧,将直接危及莫高窟文物的保护。

  目前,一项“引哈济党”工程已完成环评大纲评审,该工程实施后,每年可从哈尔腾河向党河引水一点二亿立方米。当地官员表示,届时,敦煌地下水位将会回灌提高,这片戈壁绿洲也会焕发生机。

  敦煌地处大漠腹地,年平均气温九点三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三十九毫米,蒸发量二千四百八十毫米,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据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敦煌大部分浅滩低洼随处可见泉眼露头和面积大小不等的积水地,东湖、西湖积水区连片,苇荡连绵,如今这一景象已不复存在。据观测,近年来,敦煌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五十厘米左右,近三十年来已累计下降十米多。

  专家认为,缺水导致的沙漠化加剧了莫高窟等文物保护的难题。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