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丰富多彩的太原市民间艺术(2)

2006年05月12日 21:46

  四、背棍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是民间对徐沟背棍的赞语,背棍,亦称“背阁”“扛装”,起源于清徐县徐沟镇。相传由雨后谢神活动演变而来,根据人的多少可分为单人棍、双人棍和三人棍三种以及独具特色的跑马棍,结构上又分为直顶式、旁挂式和活心式三种。在节目表演中,背棍少则五、六副,多则近百副,由一成年男子身上绑扎一个三角形铁制框架作底座,框架上绑扎一至三名儿童,共同扮演一出戏和民间故事人物,连同一体,上下呼应。徐沟的背棍造型有上百个,主要有《凤仪亭》、《打面缸》、《张三跑马》、《桑园会》等,常用民间吹打乐来伴奏,常用的队形有二龙出水、单回头、双回头、大交叉等。

  1924年(民国十三年)徐沟铁棍首次赴太原表演,并从此逐步在山西各地推广开来。现在,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背棍还把欧美芭蕾舞的“托举”,东北秧歌的“群舞”,高跷的“凌空”等集于一身,形成了一门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这惊险、绘画之色彩于一体的独特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

  五、铁棍 亦称“抬阁”、“转轴”,与“背棍”同源。相传明嘉靖年间,徐沟县在祈雨谢神活动中,制作了一乘供神像的楼阁式木桥,由人抬着游行,随后逐渐演变面一种游艺活动。铁棍结构分为“平棍”和“转心棍”两种,它的底座是一张用硬木制成的60cm×170cm见方的矮桌,座上插一根铁棍,铁棍上又捆有支棍,形成支架,以安排一个戏剧场面的造型。铁棍由8人或16人抬着行进,桌前后还有两人作为指挥,起、行、退、转、拐要呼喊一套专用的“号子”来统一步伐。在民间吹奏乐和打击乐伴奏下,缚在阁上的人物随着起伏旋律做一些戏剧动作。铁棍表演的节目包括历史剧、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如《西厢记》、《杨门女将》、《蟠桃会》、《三打白骨精》等。

  六、太原秧歌 是流行于太原、阳曲一带农村的一个小戏曲剧种,当地人称为“社儿”,也称“上路秧歌”,以区别于“晋中秧歌”。太原秧歌约在清初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来,形式简单,内容单调,没有多少情节,演出时仅以锣鼓打击乐器伴奏,《捣米》、《四女采茶》、《五更怨》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节目。到清中叶以后,太原秧歌有了小生、小旦、小丑等行当的区分,剧目也更加丰富,如《三戏妻》、《卖花花》等。清末,太原秧歌逐步走向成熟。民国以后,太原秧歌的演出非常活跃,并把晋剧的一些剧目如《打渔杀家》、《戏奴》、《采花》等移植到了秧歌班中,使其表演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对太原秧歌进行了改进,伴奏方式上加进了胡、笛、唢呐、笙、三弦和扬琴等,对原有的唱腔和曲调也进行了突破,还创作改编了一批新剧目,如《田野春歌》、《刘三推车》、《争参军》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郑蕴章】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