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陈水扁“迷航”缘误判形势 “遏独”大势已难违(2)

2006年05月24日 10:47

  陈水扁“为了尊严”,在动身前一刻方才通知美国放弃过境阿拉斯加之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显得极为不悦,在记者会上总计10次以“他”来称呼陈水扁。历史上,美国官方说法向来为“总统”或“台湾领导人”,麦科马克这次的表述为:不过境美国“是他的决定”。 陈水扁一行不得不选择其他“加油地点”,数度被他国所拒,以至于专机上的人都不知道下一站飞向何方,“从哪片云彩里钻出来”。由此这次出访被称作“迷航之旅”。

  回想2003年陈水扁“过境美国”时,不仅停留纽约,还有大批国会议员拜访,与今日的反差颇大。香港时事评论员潘小涛撰文指出,“过境美国”,甚至会晤国会议员,是美国对阿扁的一种“奖赏”,奖赏他坚持“四不一没有”。如今,阿扁在两岸对策方面不停向“台独”方向移动,迷信台湾的“战略地位”,误判形势,实是咎由自取。

  陈水扁的“兴扬之旅”之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在国会发表讲话称,台湾如果改变现状搞“台独”,就等于是不断撞墙,“台独”意味着战争。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历史上美国给台湾当局最严厉的警告。“泛绿”阵营内部的悲观者甚至表示,“台美关系已倒退二十年”。 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称,大陆在此番“兴扬之旅”前后,对台湾当局的“外交空间”进行了“打压”。

  “这无须否认,大陆施压是明摆着的事,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当然要遵守‘一个中国’的承诺”,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说,“可以肯定的是,胡锦涛主席4月访美期间,也曾当面向布什总统提及此事,这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