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金三角”毒品产量减少 罂粟替代种植初见成效

2006年06月20日 09:33

  中新社昆明六月十九日电 (张成军)云南龙陵县禁毒英雄李正平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金三角传统毒品产量减少,罂粟替代种植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年前的六月十八日,龙陵县公安局接到“境外毒贩余某携一批毒品已进入中国境内,并伺机出售”的情报后,迅速成立了“六•一八”专案组。六月二十三日,李正平与同事张宏林一起,在中缅边境成功破获了这起特大武装贩毒大案:缴获鸦片二万六千八百七十二克、仿七七式手枪一支,当场击毙毒贩一名。毕业于警察专科院校的李正平因此成为禁毒英雄。

  李正平称,今年是中国政府打响“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二年,区域联手查获毒品的力度加大,按道理查获大宗毒品的案件量应该会更多,但事实上,自去年“六•一八”一年以来,龙陵县公安局查获数量在万克以上的大宗贩案在减少。

  他称,据卫星定位测算和实地勘测表明,目前,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在大幅减少,现种植面积约相当于最高年份的百分之十。这一转变,归功于中国政府与云南省政府长期支持在缅甸、泰北一带从事大规模的罂粟替代种植有关。仅龙陵县的企业,前往缅甸果敢种植木薯产业一项,目前就已经由二〇〇四年的五十亩,扩大到上千亩。这些替代种植产品,都是保护价收购。

  李正平说,龙陵县与缅甸接壤,有着十九多公里长的边境线,龙陵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禁毒的前沿阵地。一年来,由缅甸过境龙陵县的贩毒手段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正由以前的人背马驮,发展到高科技、智能化贩毒,很多贩毒都是经过事先周密策划的。

  他说,传统毒品产量下降,为中缅地区禁毒、堵毒带来契机。不过,如冰毒、麻黄素、K粉等新型毒品也有正在扩大渗透到中缅边境的趋势。龙陵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查获到首例麻黄素贩卖案以来,今年一至五月份已经查获到九百克。

 
编辑:李淑国】
:::相 关 报 道:::
·金三角周边毒源国入境行李在首都机场需100%查验
·云南禁毒部门加大与“金三角”周边地区禁毒合作
·“金三角”缉毒警花:火眼金睛 拳头震边关(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