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
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代表了无数人对生活的向往。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世界许多城市竞相展示的,也正是对“Better Life”这一主题的演绎。
德国城市汉堡,以在中国境内首个获得认证的“被动房”——汉堡之家,传达出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美妙和谐。
“被动房”,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使采暖消耗的一次能源大大低于日常水平的房屋。在汉堡之家,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就能四季保持室内25℃左右的恒温,建筑所消耗的外部能源只有普通房屋的10%。其原型是汉堡市的“港口城”(Hafen City)项目,通过重新设计改造,这一老城区将被打造成拥有大量生态型建筑的商住大型社区,也是欧洲最大的城区重建项目之一。
作为欧洲绿色城市的代表之一,汉堡已经被评选为2011年欧洲“绿色之都”。在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绿色之都”的称号让汉堡散发出环保和智慧之光。
欧洲绿色之都大奖(EGCA)是欧盟于2009年启动的评选,每年颁发给一个在环境友好城市生活中起到带头作用的城市。设立大奖目的有三:嘉奖那些被确切证明已达到高水准环境目标的城市、鼓励城市致力于实现进一步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以及为其他城市树立榜样,并在所有其他欧洲城市推广最佳实践和经验。
“绿色之都”的评选具体有11项指标,包括城市绿色覆盖率、土地使用情况、城市建设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垃圾的产生及处理情况、生物多样性、清洁交通程度以及空气和水质等等。
汉堡的获奖原因是该市把整体规划和公众参与以及政策承诺结合在一起,制定了宏伟的气候保护目标——到2020年将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到2050年减少80%。具体来说,汉堡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已经下降了15%,每年节约能源约46000兆瓦时。《汉堡气候保护法案》包括一项特别的成本收益指标,目的是促进在公共建筑中采用更换灯具、锅炉和空调等节能措施。汉堡已经更换了超过400栋公共建筑物中20万盏非节能型灯具,每年节约能源费用340万欧元。另外,近些年来汉堡投资了1800万欧元将600多个锅炉系统更换为现代冷凝锅炉。
此外,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在水资源消费、计量和泄漏控制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也是汉堡备受评审团关注的主要原因。
![]() |
【编辑:许晓娟】 |
![]()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