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

2010年10月29日 10:4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眼看越来越旺,但是就当前来看,新能源在中国的需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专家曾经指出,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还比较低,但是供给却很大,其中大部分都作为出口,所占比例在40%-50%。一旦企业一拥而上,国内需求又跟不上,新能源的泡沫就很可能会出现。
  在太阳能、风能相关产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因盲目跟风而陷入经营困境的迹象。
  纵览“十二五”电力行业规划,可以明确看出国家将对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火电将大举让路,装机量退居70%以下,清洁能源装机将超过30%。不久之前,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曾表示,从2011到2020年,我国将在新兴能源产业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早在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就已经明确表示,中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5%。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完成减排目标,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开发利用,会是我国未来要重点开发的能源。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大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具体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相比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降低人类对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依赖,有效遏制全球变暖,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该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新能源及与之相关的节能减排话题成了各行各业的热点。许多企业发现了新能源的发展机会,转战到这个领域来,新设备、新项目纷纷上马。于是不管是刚刚成立的新公司,还是半路出家的老企业,都把视线瞄准到了新能源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项目上。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新项目的“扎堆”,导致了许多担忧应运而生。产能过剩的忧虑、新能源悖论的提法等都成了新能源发展之路上的一个个警示标语。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固然是好,但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也一定会存在问题,这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对了能“斩妖除魔”,用错了搞不好“伤到自己”。


一哄而上或使产能过剩


  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新能源的话题越说越热。
  早在7月份,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就在能源局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就已透露,《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一方面涵盖了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开发利用规划;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0月初,在天津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一份来自科技部的《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报告更明确地总结和规划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之路,在这份报告中,所有关键领域都被提及,如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清洁煤、核能、智能电网、地热能源、地表水水源热泵、新能源汽车等。
  近日,随着“十二五”规划内容的出台,从产业到股市,新能源的话题被无数次的谈起。在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到很多具体内容,比如在太阳能方面,未来两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将支持至少640兆瓦光伏系统和并网输电技术的推广应用,2020年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2万兆瓦。又如在风能方面,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5万兆瓦,连续5年增幅超过100%,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1.2亿至1.5亿千瓦。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2万辆新能源汽车。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千万辆级。
  这些数字从表面上看起来蕴藏了无数的产业发展机会,然而我国的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并非处在起跑线上,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已突破25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连续5年增幅超过100%,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沼气年产量约130亿立方米,均居于世界前列;水电装机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非化石能源累计利用规模达到2.4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8%。
  可见,新能源产业已经开始起步,虽然着眼于未来5年,或是10年,这一领域的发展机遇确实很广阔,但是“十二五”规划毕竟是未来几年的一个中长期规划,若从短期来看,新能源发展是否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危机呢?众多企业转型到新能源领域,还有很多新企业纷纷成立,不断开发新项目,这种一哄而上的局面,背后隐藏着短期的产能过剩危机。
  2009年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曾表示,现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了一个高风险、过度竞争的产业。他说:“能源对GDP的贡献率最多是10%,而新能源在其中的比例还不到10%,即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还不到1%。这么小的盘子,十几家到几十家公司就够了,现在却是一哄而上。”
  如今一年已过去,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眼看越来越旺,但是就当前来看,新能源在中国的需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曾指出,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还比较低,但是供给却很大,其中大部分都作为出口,所占比例在40%-50%。一旦企业一拥而上,国内需求又跟不上,新能源的泡沫就很可能会出现。
  其实太阳能相关产业就一度出现过产能过剩危机。光伏产业中许多企业依赖出口,在2008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中,由于内外需求明显不足,很多公司被迫停产、裁员,甚至倒闭。同样,在风能方面,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4年翻番,而风电下游的容量偏小,成本较大,许多盲目进入的企业开始面临经营困境。
  因此,新能源催生发展机遇是必然的,选择走新能源发展之路也是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但是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要着眼未来,也应该能够看到当前的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进入新能源产业,在众多新能源领域中选择正确的那一部分来规划经营,都是需要冷静看待和思考的,盲目跟风只能导致一哄而上而造成的产能过剩。

新能源发展中浮现的“悖论”


 新能源发展初期,大量新设备和新项目的开展,导致了钢铁等传统产业的需求,而这一方面产生的高能耗,不知还需要新能源产业在未来用多少时间才能补回。
 在某企业一份名叫《国内风电工程建设用钢的技术发展分析》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陈述,“风电发展设备,除电气系统与叶片外,其他零部件几乎全部由热轧钢板、球墨铸铁及锻钢制作成的,甚至塔筒基础,还要使用螺纹钢做成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铁材料使用总量非常大。因此风电的春天同时也是我们钢铁行业的春天。”
 报告中用“春天”二字来形容风电和钢铁行业的齐头并进发展,看起来似乎很和谐,但钢铁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单位能耗,可能远大于制造出的这些风力发电设备所能产生的电能。如果像这样的模式循环,大力发展风能的同时还在助长传统产业高能耗持续,或许在短期看来有些得不偿失。
  同样的,水力发电也是如此。水电站未来的发展,将会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水电发电机组用钢量约为每1万千瓦320吨左右,以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新增水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8亿千瓦,将带动用钢量576万吨钢。外加基建、电网等用钢需求,未来10年,水电站建设可能拉动用钢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
  新能源发展中的另一个悖论现象就是,装机容量和产能或出现背离。《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去年对风电企业进行实地采访后发现,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过快,现实中的种种客观难题往往使得新能源企业经营效果不如预期,市场认可度不够,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装机容量和实际发电量背离,而这直接致使企业亏损。
  该采访调查发现,在甘肃瓜州县,当地政府勘测结果认为该地区有3000万千瓦的可开发风力资源,有望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并网风电基地。然而,甘肃中电酒泉风力发电公司投资兴建后,运营效果一直不如意,2008年的时候,不仅一分未赚反而亏损1711万元人民币。亏损的原因就是发电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是由于电网出于安全考虑时不时要限电,而所谓的安全考虑则是由于线网的承载能力比较低,风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会有伤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网络坍塌。所以,风场须无条件接受调度指令,该关时就得关。
  现在很多地方上马的新能源项目在接受考核时都只是查看装机容量,并不是实际发电量。因此就新能源发展起步阶段来看,很多项目由于安全、实际需要等种种原因并不能按装机容量发电,这种规划和实际相背离的现象终将导致问题出现,而直接倒霉的就是那些没有经过有效评估和规划就匆匆上马的新能源企业。(任超然)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