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绍兴节能减排“大浪淘沙” 百家印染企业大搬迁

2010年11月29日 15:1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浙江省节能减排压力最大的两个地区,“纺织第一县”绍兴占了一席(另一个为温州)。2009年,这个县的工业污水排放量高达1.86亿吨,占绍兴全市总量的60%左右;每亿元GDP污染物排放强度达62.5吨,是绍兴地区平均水平的2倍、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

  节能减排重压之下,“纺织第一县”将何去何从?近日,记者走进绍兴,见证正在发生的“大浪淘沙”。

  落后设备当废品处理杜绝复产

  印染业是绍兴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绍兴县共有印染企业近200家,年印染面料156亿米,产能分别占浙江全省、全国总产量的53%和30%。而在今年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的“黑名单”上,这个县竟然有40家印染企业上榜,涉及落后产能7.1亿米。

  对此,绍兴的办法是“末位淘汰”——对于那些在单位能耗、污水排放名单上“名列前茅”的企业依法强制关停。和以往不同的是,对于淘汰掉的落后设备,主管部门不再是简单封存,而是直接当作废品进行处理,以彻底杜绝复产的可能。

  今年9月1日,绍兴县环保局开始实施印染企业进管污水超标“末位淘汰”制度。副局长郑义民说,“通过公布排名,实行末位停产,促使企业相互竞争,自觉减排。”

  “壮士断腕”不可避免。绍兴县副县长周树森说,在今后4年中,绍兴现有的印染企业将减少至100家左右,剩下的将逐步搬迁至滨海工业区集聚。“搬迁和集聚的目的在于实现产业升级。绍兴县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落户滨海工业区的企业,必须和园区签订相关协议,承诺两项目标——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而作为配套,政府将在5年内拿出30亿元,作为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的专项基金。”

  截至目前,该县已经有23家印染企业签约滨海工业区,年底还将有30多家企业签约。该工业区2009年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授予“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称号,园区内所有印染污水经集中处理可以达到生饮标准;园区通过集中供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手段,构筑企业小循环、行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三张网络”,有效的降低了单位能耗。

  为了帮助企业提升工艺水平,绍兴县印染产业集聚办公室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合作,邀请国内印染领域专家,对照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帮助指导集聚企业提升工艺设计、设备配置,并现场核定可集聚设备、淘汰设备、新增设备的清单。专家组每到一家印染企业,都会对丝光、染色、印花等工艺进行认真“会诊”,然后为企业开出“药方”,助其浴火重生。

  赋予“猫捉老鼠”新内涵

  绍兴县近日召开的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传出消息,经过艰苦努力,该县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有望完成。成绩来之不易。对纺织、印染企业出重拳,基于绍兴县委县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深刻理解。

  绍兴县委书记何家顺曾经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猫捉老鼠,我们既要清楚猫能不能抓到老鼠、能不能多抓老鼠,同时也要关注猫是不是胃口过大、是不是一餐要吃很多鱼、是不是在抓老鼠的同时还打翻锅碗瓢盆。否则,猫捉老鼠的本领再强再大,也不能称之为一只合格的猫。”

  该县领导思路清晰,也铁了心——“纺织第一县”要想成为一只合格的“猫”,就必须甩掉“能耗大县”的帽子。

  怎么甩?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说,过去,地方政府总是依靠签责任状、大检查、甚至是拉闸停电等行政手段来达成目标,这显然背离了节能减排政策制订的初衷。凌云强调,从长远看,节能减排只能依靠市场和法律手段。

  和其它地区一样,绍兴县为了节能减排达标,也曾经采用过拉闸等非常规手段,先后下发209家控制用电企业名单,其中绝大多数为纺织企业。但更重要的是,绍兴县把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视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绍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柏干强调:“当前,我们还只不过是在还‘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历史欠账;接下来,我们只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成目标。”

  孟柏干介绍,目前该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4.5%,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相比相差大约9个百分点。“差距大,说明发展的空间大。绍兴必须抓住柯桥新县城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经过努力,全球最大连锁零售商沃尔玛超市已经落户开业,国内最大商业地产巨头大连万达正在柯桥打造68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

  其次,在第二产业内部,必须不断降低能耗大、排放大的纺织产业比重。孟柏干说,轻纺不“轻”,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就是要减少纺织产业的比重,努力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纺织的“降”和新兴产业的“升”来节能减排。目前,该县已经确立了新能源、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等3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第三是纺织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孟柏干介绍,该县正在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大力推广使用小浴比溢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在线检测与自动控制等高效、节能、低耗的环保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印染”以及完整产业链的独特优势,加快推动纤维差别化、面料功能化、印染绿色化、服装家纺品牌化、技术装备信息化进程。

  本报记者吴长亮 实习生李茂君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