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专业分析: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防风险

2010年12月02日 09: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有人预测:“这是一个未来十年内最具发展前途的行业”。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新能源汽车整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极具“钱途”,人人都想从这个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这似乎足以解释一些省份为何“一夜之间”冒出数十家企业来“抢夺”新能源汽车这块蛋糕。但前不久在合肥召开的2010中国风险投资与科技金融论坛上,一些风险投资人警示需要防止产业泡沫。

  记者日前在采访一些企业界、投资界人士及有关专家了解到,这一行业并非想象中容易,没有经过扎实调研就蜂拥而上,无论创业,还是投资,都将可能面临很大风险。

  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明确产业定位

  日前,在深圳召开的电动汽车大会上,一款小巧别致的电动汽车吸引了很多观众:它只有两个座位,一次充电可行驶100-150公里,而售价只要2.98万元。据介绍,这种电动车具有低速、低价、集中充电等优点,适宜近距离行驶,主要以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年轻职员及摩托车车主为潜在购买对象。

  “在未来10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把我国的电动车定位在‘较低的活动范围’上会比较实际,这也是行业内部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教授说。

  据王秉刚介绍,由于目前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车在性能上要达到燃油车的水准尚有一定差距。“现有的电池太重、又太贵,如果想让电动车达到目前中档轿车的水准,成本至少要在30万元以上,而这又不是一般家庭所愿意接受的。”

  根据科研机构在国内外各大城市所作的调查,多数人平均每日出行距离在50-60公里以内,基本以短途为主,仅在周末会有长途旅行。王秉刚说:“以目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可行驶的里程来算,基本可满足绝大多数驾驶者的日常需求。”

  然而国内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纯电动车要做就做中档以上”。对于这种观点,业内一些专家指出,这是由于一些汽车厂商片面追求中高档汽车的高利润,以及消费者被“汽车象征身份”等观念误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路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找到真正的市场需求。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