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光伏业再现扩产狂热 过剩加跌价露“双杀”凶兆(4)

2010年12月07日 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需求:欧洲市场压抑

  虽然中国光伏制造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没有改变的是:95%以上的产品仍然依靠国外市场。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称。

  更令人担心的是,“明年全球光伏市场肯定过剩。”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说,“虽然美国、希腊等其他国家的光伏市场增长也比较快,但增速跟不上光伏制造商们产能扩充的速度。”据悉,为了应对欧洲市场可能出现的下滑,无锡尚德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在调整市场结构,欧洲市场在整个销售中的占比从年初的70%,下降到50%。

  这样做是因为欧洲市场在变。2010年7月1日起,德国对屋顶光伏系统和移除耕地农场设施的补贴额将减少13%,对转换地区补贴额将减少8%,其他地区将减少12%。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总补贴额进一步减少3%。8月,西班牙计划削减太阳能上网电价幅度达45%,对大型屋顶太阳能光伏装置的上网电价将下降25%,小型的则下降5%。9月,捷克出台政策,规定明年3月,建在农业用地上的太阳能发电厂将不再获得政府补贴,预计将减少700兆瓦太阳能电站的投资。

  同月,意大利决定在12月31日开始削减对太阳能光伏项目的补贴。10月,国外媒体称,英国政府将大幅下调公共开支,其中,太阳能补助名列其中。

  这些都给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我国光伏产业“当头一棒”。值得注意的是,权威机构ISuppli最近也下调了明年光伏装机量的预测,从之前的20.2GW下降至19.3GW,预计明年全球光伏市场将增长22.6%。

  已有券商研究员表示:“在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光伏补贴,2011年光伏市场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光伏生产商产能扩张显然过快。”

  回看国内市场,国家能源局此前曾预测,今年中国的光伏累计装机或达600MW,实现翻番增长。尽管如此,与今年中国预计7000~8000MW的产量相比,需求不及产量的10%。由于国内光伏招标上网电价一降再降,已低至0.7元/度左右,民营投资者难有动力运营光伏电站,明年国内装机难以大幅增长。

  上游:多晶硅明年缺口较大价格坚挺

  尽管2009年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多晶硅产能过剩,最终导致国务院38号文对多晶硅行业进行整肃,但在整肃中发现,除了小部分劣质项目需要整治以外,多晶硅行业依然缺口很大,大部分依赖进口。

  “多晶硅不仅从未过剩,而且一直供不应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说。今年,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组织专家组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去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1.6万吨,缺额达45%;今年需要5万吨多晶硅,而自己只能生产3.5万吨,缺口依然很大。

  长城证券周涛表示,多晶硅“产能过剩”明年暂难出现,“今年国内多晶硅实际产量将达约4.5万吨,2012年国内企业产能将扩张到7万吨左右。根据海关数据,多晶硅进口依赖度依然相当高,国内产能距离满足国内需求还比较遥远。”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中国进口多晶硅数量达到2.1万吨,占国内总需求的55%;而进入2010年,进口多晶硅数量更是猛增,各月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至2010年10月,我国海关报关进口的多晶硅数量已经超过3万吨。

  目前,我国多晶硅领域只有新光硅业、洛阳中硅、江苏中能、江西赛维LDK几家大企业,2010 年预计产量3万吨。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目前公司具备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5%的能力,但订单源源不断,供不应求。

  据记者了解,国内多晶硅项目2011年投产的厂商较少,只有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3000吨产能等少数项目,明年多晶硅价格仍将保持坚挺。

  跟踪价格数据可见,到今年9月底,多晶硅价格上涨到110美元/公斤,而10月以来逐渐维持在100 美元/公斤,保持坚挺势头。

  “明年上游是一个最大的瓶颈。由于这么多电池和组件投产,加上半导体行业复苏对上游硅料需求也很大,明年很多企业会面临这个瓶颈。关键问题是一些新上马的电池厂没有签过长期合同,硅料供应量将难以保证。”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姚峰说,“从未来几年来看,硅料和硅片都是短缺的,从国内做硅料的公司看,从准备建设到达产要两三年时间,而且,做硅料有严格的政策门槛。”

  光大证券也预计,明年新增硅料可支持5GW的产能,而新增硅片产能8-10GW。2011年的硅料供给,在中性情境下必将成为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瓶颈。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