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福利腐败破坏社会公平 解决关键是打破行业垄断

2006年09月26日 15:13

  中新网9月26日电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登评论文章说,最近,“福利腐败”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

  文章说,我们可以将“福利腐败”的历史根源一直追寻到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社会福利体系,但那时的得利者群体相当庞大,可供分利的资源却十分有限,因此,还无法将腐败、垄断等概念和福利联系起来。福利一旦成为腐败,便意味着在不成熟市场体系运行下的行业垄断得以形成。

  “福利腐败”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现象。如果我们忽视它,它就像一颗依附于体制的“毒瘤”,慢慢地侵蚀它的肌体。

  首先,从经济体系的环境——社会来看,“福利腐败”破坏了社会公平准则,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按常理,社会福利应当是由全社会承当,用于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而不是给收入已经很高的垄断企业员工的。现在,垄断企业却利用公众给予它们的强势地位,将企业福利的成本转嫁于社会,这和“劫贫济富”没什么两样,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其次,从宏观的经济主体——国家来看,“福利腐败”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由于福利低于市场价甚至是无偿的,势必会使部分剩余福利进入市场流通,冲击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例如,福利房被炒卖和火车免票证、学位名额被倒卖便是常见于报端的投机倒把事件。“福利腐败”最大、最明显的危害在于把国有资产、税收等全民财富以福利的名义转为个人财富。

  最后,从微观的经济个体——企业来看,“福利腐败”表面看是垄断企业本身得利,但实质上它们是在扼杀自身的活力,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看来,垄断行业虽然臭名昭著,却丝毫也不减弱其在公众眼中“风光无限”的吸引力,可是,如果我们透过这层绮丽的薄纱,直入其内部,理性会让我们的良知触目惊心。这何尝不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一种活生生解读呢?一个不断将经营成本提高的企业,其市场竞争力也必然不断削弱,在垄断状态下,它可以转嫁给国家,一旦打破垄断,进入市场竞争状态,又将如何自存呢?

  文章指出,铲除“福利腐败”,必须从根子上打破行业垄断。企业只有面临市场压力,才会主动去控制成本,才会有自发消除“福利腐败”动力。但是,鉴于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在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通过立法来形成对垄断企业的制度化约束,像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价格听证制度和专门针对垄断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出台《反垄断法》,等等,都是刻不容缓的。(谢涛)


 
编辑:李淑国】
:::相 关 报 道:::
·中国法学家称立法未必能杜绝垄断行业"福利腐败"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