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福建“黄金周”:长线游降温,短线游兴起

2006年10月06日 00:44

  中新社福州十月五日电 题:福建“黄金周”:长线游降温,短线游兴起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想去哪里旅游”或者“去哪旅游了”,过去黄金周长假前后人们见面时的这句时尚问候语,如今变成“去哪玩”了。好象区别并不明显的字眼变化,却分明折射了黄金周假期里的人们已走出出门旅游的唯一选择,而有了真正的度假休闲意味。

  经过六年来一年两个“黄金周”的洗礼,节假日里中国人的度假休闲显见逐渐趋于回归理性。

  长线游降温,短线游兴起。过去,人们难得有个集中的长假,因此“五一”、“十一”黄金周一来长线游火爆,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住宿紧张、交通几近瘫痪,人们往往明知那般也依然一窝蜂去凑热闹。而今,人们“吃一堑、长一智”,长假里开始更多地选择短线游。

  这个“十一”黄金周,闽侯旗山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鼓山、永泰青云山等福州周边景点的短线游,就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景象。而且,不少福州人放弃了出门远游,趁着节假日选择登山、攀岩等各种户外运动,或选择全家结伴郊游,或选择福州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游、马尾的船政文化游、寿山村的寿山石文化游,为黄金周注入了健身、文化、亲子的内涵。

  旅游景点也有了更多的保护意识。过去,滚滚客流给交通、旅游行业创造了滚滚财源,黄金周俨然就是一个大金桶。不过,黄金周期间风景区的游人过度集中,引发了人们对景观保护的反思、对可持续发展的忧虑。于是,许多风景区有了接待游客数量的限制。

  闻名遐迩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几年前就出台了限制游客数量和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核心景区的严令。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来之前,福建省建设厅发出通知,要求黄金周期间对各大景点实行限量接待游客。

  今年十月一日起,《福建省“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也颁布施行,明确规定“福建土楼”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根据保护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接纳游客,避免过度人为活动对“福建土楼”文化遗产造成影响。福建南靖、华安等地政府便应此要求黄金周期间游客分批进入土楼,每批不超过三十人,以减少土楼受重。

  此外,从集中度假改为分期休假的呼声高涨,旅游文明开始引起重视,也是中国人度假休闲回归理性的鲜明体现。就在这个黄金周里,有关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假日的呼吁又见诸报端,再次引起人们对分期休假的关注。而中国官方公布的两项“旅游文明”公约,为每一个国人竖立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


 
编辑:李淑国】
  相关专题:2006年“十一”黄金周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