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马季先生留给我们什么?

2006年12月25日 04:44

  马季先生突然不辞而别,又一位笑的使者完成了他笑的使命。人们在灵堂、在报端、在网上,看到的却依然是马季先生那眼睛只剩一条缝的经典笑容,他把这样的形象留在了喜爱他的亿万观众的心中。

  他走了,走得那样急,急得像要去赶场演出;急得一句话也来不及交待,似乎什么也没有给我们留下。然而,从他走后被他尊为“上帝”的亿万观众对他的不尽思念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他其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

  马季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笑声。他从事相声艺术50多年,创作了百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一段《打电话》就让人们一笑几十年。他不仅以自己的作品让广大群众开怀大笑,更教会了人们怎样笑对人生。马季先生曾很幸运,他这匹“千里马”不失时机地遇上了伯乐。然而,这幸运也带来了苦恼:在那个“人相斗”的年代,他也未能幸免,既挨了斗也免不了参与斗了人。这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事过之后,他该谅解的谅解,该道歉的道歉,一切以笑相对,以笑代愁,以笑解怨。一个“笑”字成了他应对人生的秘诀。现在,他把这秘诀留给了喜爱他的人们,就看人们能否学到手。

  马季先生22岁走上相声艺术之路,50年不拐弯,可算是“一条道走到黑”了。这种看准了自己的路就坚决走下去,不管有什么坎坷,有什么曲折,都心无旁骛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使他终成大家。一句“我这辈子是死在相声上了”,不仅是诙谐之语,竟也成了事实。“就是守寡,也守相声这门”。有这样的决心,即使近年他很少在舞台露面,观众依然忘不了他。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成功之道——执着精神。

  入道初期,马季先生从师傅那里主要学的是传统相声,据说这是说相声的功底。但他没有停留在“师傅的段子可以随便说”的自在上,而是与时俱进,把“传统”发展到“新派”,把相声以讽刺为主带到了“歌颂的主题照样有包袱”的境界。在这一点上,马季先生不愧是恩师的高徒。当年侯宝林大师净化了“撂土地”上骂大街的低俗之风,把相声带进高雅的艺术殿堂。能把师傅的“真经”学到手,支持他的信念是创新。今天,马季先生把这种创新精神留给了后人,但愿他的悲伤的徒弟们,别忘了他“现在的相声只剩下调侃了”所表达出的遗憾和对相声前景的担忧。同样,马季先生也把创新精神留给了广大观众,让人们去思索怎样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马季先生的去世,还留给了我们两个字:“珍惜”。珍惜什么?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理解。年轻人要珍惜机会,珍惜岗位,珍惜属于自己的那块人生舞台;有把子年纪的人要珍惜时光,珍惜健康,珍惜不饶人的岁月。在属于自己能支配的光阴里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也算是对“笑对人生”的追求了吧!

  马季先生笑着走了,他把笑声留在人间,也带到了“天堂”。他会在“天堂”里再与恩师相会,再学学师傅的“即兴发挥”,也再让师傅感受感受他的“以笑相对”。所有喜爱相声的亿万听众当会听到他们“天堂的笑声”。

  (《人民日报》 2006-12-25 第04版 王大可)


 
编辑:宋方灿】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