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嫦娥"何日游太空 聚焦中国第8批女飞行员(组图)(2)

2007年01月04日 09:26


体能训练。



通过火障,强化心理训练。

  飞天之路不平坦

  从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每一个女飞行学员就渴望早日飞上蓝天、飞向太空,为此不惜付出艰辛的努力:练军姿、走队列、转滚轮、打旋梯、3000米越野、12分钟耐力跑、战术训练、“三防”演练??姑娘们一次又一次超越。  

  3000米越野,对初入军校的女飞行学员来说,犹如一只不可战胜的“拦路虎”。“3000米,是你们通向蓝天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都迈不出去,不用说开飞机,就是拖拉机,你们都不一定能开好!”教员的话,深深地刺痛了这些志在“飞天”的姑娘们。起跑,一圈、两圈,到第三圈,本来就不紧凑的队伍渐渐拉开了。“坚持就是胜利!”虽然不断为自己打着气,但跑着跑着,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出来。100米、50米、25米、10米,终点线终于甩在了身后,挂泪的脸蛋上又绽开了笑容。

  旋转,是横在女飞行学员面前又一道难以逾越的“鬼门关”。俯转、坐转、仰转、立转、对转、侧转、跳转、体绕转??每一种转法,都会让姑娘们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甚至呕吐不止,摔倒在地。但要想成为一名“飞天女”,再难也要闯。因为飞行的特殊性,要求飞行人员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灵敏协调反应迅速能力、空间定向能力、抗荷能力、飞行耐力、航空环境适应能力,即使是女飞行员也不例外。而系统、规范的旋转训练,则是打牢和提高这些能力素质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姑娘们开始从最基础练起,俯卧撑、仰卧起座、蹲杠铃、举哑铃、匀速跑、变速跑、计时跑、折返跑??她们把比赛、对抗、游戏等融入到了枯燥、单调的系统训练中,在无氧训练、有氧训练的不断转换中寻找兴奋点,体内的潜能被慢慢激活。旋转由慢到快,在本属于男性的领空里转出了一份自信、转出了一片新天地。徒手旋转,转速、转数让男飞行学员瞠目;固定滚轮,一个月不到,95%的就转出了优秀;旋梯训练,第一次上梯,大部分就进入了回环。

  野外生存,是对飞行学员生理与心理的综合考验,也是战斗机飞行员、航天员必须要经过的高难度、超强度训练课目。今年8月27日,长白山下某林海深处,刚刚经过空中跳伞检验的我国第八批35名女飞行学员,又身披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里,进行了长达36小时的野外生存对抗训练,而组织女飞行员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指挥部通过频繁设置“敌情”,加快转移频率,不断加大女飞行学员的生存难度。在恶劣气候、复杂地形条件下,初历“险境”的女飞行学员巧妙地利用救生绳、急救包、指北针、救生电台、光烟信号管、太阳反光镜等救生装备,下树、转移、设伏、隐藏、求救??在与上百名扮演“敌”军的男飞行学员“短兵相接”中,35名女飞行学员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按图行进、搭建掩体、取水净化、生吞活蚂蚁、干咽柳树皮??在未知地域的生存与反生存、求救与反求救、袭击与反袭击对抗演练中,女飞行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得到锤炼。

  展翅蓝天

  今年8月17日,对35名女飞行学员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她们首次飞上蓝天。“高度800(米)!速度150(公里)!投放时间10秒!”飞机在地面指挥员的指令下,开始进入读秒投放准备阶段。黄灯闪烁,短笛声起,女飞行学员们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放座椅、占位置、掖拉绳、推座带、摆姿势,紧张而又有序地做着离机前的各项准备动作。

  跳伞,是勇敢者的事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特别是第一个跃出机舱的。从准备到离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时间,但半蹲在舱门口,面对“万丈深渊”,心理承受能力瞬间升至极限,不少男跳伞员就是在这最后一刻的心理斗争中败下阵来,成为一名“空降”兵(被飞机拉回地面)的。

  “跳!跳!跳!”机舱内,绿灯闪烁,笛声长鸣,得到指令的女飞行学员们一个接着一个勇敢地跃出了机舱。

  第一个跳出机舱的是山西姑娘王欣,在身体悬空的瞬间,王欣严格按照离机要领开始数秒:“离机1 秒钟!离机2秒钟!离机3秒钟??”犹如坐在一匹脱缰烈马上,突然又被一只无形的手拽住,一个急停,惊心动魄3秒钟后,伞开了!王欣迅速抬头检查张开的降落伞,确认没有出现地面训练时教员设置的“伞绳挣断”、“伞绳缠挂”、“伞衣冲破”等空中特情后,调了调座带,回头看了看紧随其后的吕品、张博、刘世蓉、张效瑜、刘丹,朵朵洁白的降落伞伞花依次在空中绽放,王欣数了数,不多不少,算上自己正好6朵,跳在架次最后的刘丹身后还依稀可见一轮残月。王欣感觉美妙极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空中的伞花越来越多,以每秒7米垂直下降速度飘向着陆场的第一架次6名女飞行学员,距地面已不足百米。在指挥员的提醒下,女飞行学员们按照动作要领,双手上伸抓住降落伞背带系统后两匹操纵带,将膝、踝和脚掌内侧并紧,脚掌与地面平行,摆好着陆姿势准备着陆。

  “新兵怕离机、老兵怕着陆”,这是专业跳伞员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也就是说,空中跳伞,危险最大的不是离机,而是着陆瞬间,侧风着陆、开腿着陆、着陆姿势过大,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训练损伤,甚至结束自己的飞行生命。因此,空中跳伞对着陆动作的要求最高,跳伞地面动作训练也最苦、最难。一个多月的地面动作训练,女飞行学员们同男飞行学员一样,不仅要在2米高的着陆平台上一次次挥汗如雨爬上跳下,还要在3米高的吊环平台、10米高的着陆模拟训练设备上,借助吊环和降落伞背带系统一次次高速俯冲到地面,感受与实际跳伞完全一样的着陆冲击力。每跳下一次、俯冲一次,学员们浑身都蹲得像散了架似的异常难受,一天下来,双腿更是蹲得肿如馒头一摁一个坑,连上厕所蹲下都极其艰难。

  30米、20米、10米,姑娘们拉下降落伞后操纵带开始减速。7米、5米、3米,大地迅速向姑娘们扑来。从离机到着陆,惊心动魄的2分30多秒时间,首次展翅蓝天的女飞行学员们又回到了大地的怀抱,稳稳地飘落在着陆场中心的“T”字布周围??

  谈起未来,陶佳莉充满信心、豪情满怀:“接下来的飞天之路上,还会有一次次惊险等着我们去面对,一道道难关等着我们去跨越。但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难,都不会影响我们飞天的决心。我们一定会像空中跳伞一样,勇于拼搏,绝不畏缩,把惊险埋在心底,把困难抛在身后,早日飞上蓝天、飞向太空!”陶佳莉说出了35名女飞行员的共同心声。

  人们期待着新一代飞天女早日驾机翱翔蓝天,中国“嫦娥”的身影早日亮相太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