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浮世绘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节奴”现象值得反思
2007年02月26日 14:42 来源:广州日报

  春节期间送礼之风流布已久,但是现如今送礼却变了味道,过去人们更看重“送”的情意,现在人们却越来越看重“礼”的分量,有许多人为了春节送礼甚至要花掉几个月积攒下来的工资(2月25日《燕赵晚报》)。

  虽说春节的“主打”节日文化内核是亲情团聚,但在“亲情至上孝字当先”的传统“礼数”之

  外,早已扩张出无数圈泛节庆“涟漪”,诸如迎来送往、礼去礼还的朋辈礼数、同事礼数、乡情礼数以及着眼于现实利益纠葛(许多是被动和无奈式的)的“公关礼数”等;让人不胜其累的是,在繁多频仍的节日程序过场之外,对应着年复一年看涨的礼包份额,平日里省吃俭用、细抠硬攒,在春节这个一年中最大、最主要的“礼场”中却身不由己地“付之一送”,此种“节奴”现象着实让人感喟。

  此风究竟为何愈演愈烈?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文化的大行其道当然是推手之一,而“面子文化”、节仪礼数浸濡下的文化消费“羊群效应”也是一个重要动因;除此之外,传统礼教和文化礼数对大众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长久流布的封建文化和礼教的社会“后遗症”却并未完全消散,甚至很多时候,它仍在以变体的形式继续着形式主义、世俗主义“杂交”,诸如其与乡土乡情文化、“官场文化”、“公关文化”等的“里应外合”等等。而且,一旦这种文化俗习、俗念、俗态搭上了泛物质化、货币化的“便车”,便很难再淡泊与理智下来。

  或许,正因为我们的某些民俗、文化特质失去了囊括精、气、神诸层次的无缝覆盖,才导致了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饥不择食”、屡屡出位;我们中的许多人之所以沦为消费“节奴”、文化“节奴”,可能恰恰是因为那些本应纯净、淳朴、雅趣的民俗、节仪、文化母语,被庸俗而功利的现实桎梏俘获和“奴化”了。 (作者:楚玉帆)


 
编辑:张磊】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